咖啡危机,人类最爱的饮品即将走进历史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17
旱灾、水灾、传染病,气侯的转变已经对人类的咖啡瘾造成莫大的威胁,难道我们真的要面临没有咖啡喝的日子?
当我们一边看报纸、一边拿起桌上的拿铁或浓缩咖啡时,气候变迁似乎还离我们很遥远;不过几千公里之外,咖啡豆的原产地正在经历着一阵阵的波澜。
墨西哥的恰帕斯州是著名的咖啡豆出产区,来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弗兰克教授近期在此处做研究,一位受访者表示,以前这里从来不会下这么大的雨,现在那些植物产值减少很多,叶子和果实都因为潮湿而提早落地。
气温剧烈变化 飓风土石流袭击
这里曾是种植咖啡豆的绝佳环境,拥有稳定的气温和湿度,然而温度突然开始冷到阻碍植物生长、热到果实在尚未成熟前就干枯,接着出现突如其来的飓风、土石流,土壤有时甚至会将植披吞没,有农夫说:“气候真的很奇怪,我们以前没看过的事现在一直发生。”
咖啡即将走向尽头
这些问题不只在墨西哥发生,南美洲、亚洲、非洲的咖啡农民都眼睁睁看着,随着全球暖化,干旱、暴雨、害虫及瘟疫正不断袭击他们的作物。
这样的问题很快就会影响到你家附近的咖啡店,全世界平均每天要喝掉二十亿杯咖啡,在动荡的气候环境下,如何才能继续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如果有一天咖啡供不应求,我们又要怎么面对?
许多人担忧,我们现在做的努力反而会对气候造成更大的危害,更多人认为人类是时候换换自己的口味;可能要趁还有机会时多尝几口,因为咖啡已经走向尽头。
弱不禁风的阿拉比卡咖啡
商业咖啡有两大品种,一种是香气较重的阿拉比卡咖啡,另一种是味道偏苦的罗布斯塔咖啡,而阿拉比卡的多重口味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咖啡,市占率有7成以上。
那些上流的质量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和罗布斯塔比较起来,多数的阿拉比卡都种植在伊索比亚的山区,使他的基因多样性不高,因此对气候的变迁特别敏感,阿拉比卡必须在适合的温度(摄氏18-22度)、温和且规律的降雨量,才得以生存。柏林洪堡大学的邦恩指出,“它要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才能成长,全球只有极少数地区适合种植,这和其他农作物很不一样,像玉米这种孕育千百年历史的植物,几乎可以快速适应任何环境。”
全球暖化造成不可预知的天气状况,使得细致的阿拉比卡咖啡无法在这样的环境生存,以墨西哥为例,温度攀升带来的豪雨,使得土壤里的咖啡种子无法萌芽;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所的麦格拉赫解释:“咖啡是非常脆弱的,开花只有短短48小时,因此若这时碰上豪雨,整区的作物都会毁于一旦。”
炎热与干旱使传染病肆虐
要计算长期成本并不容易,这个现象很难单一、分别估算,根据一个团队的观察,坦尚尼亚某个咖啡区从1960年代至今,每公顷产量从500公斤降至300公斤;更重要的是,这和当地每十年温度平均上升摄氏0.3度、降雨量持续减少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种种描绘了咖啡未来黯淡的前景,邦恩根据最新的气候信息计算,到了2050年,适合种植阿拉比卡咖啡的土地面积可能会减半,尤其以越南、印度、中美洲等咖啡产地,遭受的打击将会特别严峻。
2050年咖啡价格上涨25%如此一来,农民将无法从中获益,在几年的混乱后,可能会转种其他更稳定的作物,邦恩说:“我们把研究结果拿给咖啡生产商参考,他们纷纷表示实际情况的确如此,有些中美洲低海拔地区的农民已经放弃咖啡、转为种植橡胶。”
有利可图咖啡种植不会中断
只要有利可图,我们让出的这块市场很快就会有人会来填补,但这会对环境造成莫大的伤害,麦格拉赫在地图上标出适合种植阿拉比卡咖啡的农地,她发现在最糟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残害22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来达到预期的需求,对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而言,是重大的损失。
当然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考虑到耐受性的问题,罗布斯塔咖啡更能适应气候的改变,麦格拉赫的样本甚至指出,适合种植罗布斯塔咖啡的产地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扩展;这样一来,只要人们换个口味就可以轻松解决目前的困难,拯救咖啡产业、拯救无数的森林。她期望未来咖啡豆包装上能标明是来自生态脆弱的产区,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意识到环境成本并将此纳入考量。
很多人希望能透过咖啡种植技术的提升,来确保咖啡的产量,咖啡与气候组织协助数十间不同的咖啡生产商,共同商讨对策来解决即将面临的挑战。
保留双方优点培育新品种
其中一个选项,就是把阿拉比卡咖啡嫁接到罗布斯塔的根茎上,看是否能培育出成功抵抗旱灾又能保留人们喜爱香味的品种。另外,选择性育种也可以结合两个品种的优点,麦格拉赫补充道:“人们正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我们仍无法确定什么时候会培育出新品种。”
根据估计,有多达2500万人的咖啡农民和咖啡商在等待我们找到解决的答案,在这之前,农民只能选择面对每天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处境非常难受;虽然大多数农民都会按照电视的天气预报,提前为大雨作准备,不过他们还是对无法掌控的情况感到十分无助。
对某些农民来说,天气已经成为一个禁忌的话题,弗兰克的受访者告诉他:“我们很少讨论气候,因为明知道发生什么事,但是我们却无能为力。”
当我们一边看报纸、一边拿起桌上的拿铁或浓缩咖啡时,气候变迁似乎还离我们很遥远;不过几千公里之外,咖啡豆的原产地正在经历着一阵阵的波澜。
墨西哥的恰帕斯州是著名的咖啡豆出产区,来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弗兰克教授近期在此处做研究,一位受访者表示,以前这里从来不会下这么大的雨,现在那些植物产值减少很多,叶子和果实都因为潮湿而提早落地。
气温剧烈变化 飓风土石流袭击
这里曾是种植咖啡豆的绝佳环境,拥有稳定的气温和湿度,然而温度突然开始冷到阻碍植物生长、热到果实在尚未成熟前就干枯,接着出现突如其来的飓风、土石流,土壤有时甚至会将植披吞没,有农夫说:“气候真的很奇怪,我们以前没看过的事现在一直发生。”
咖啡即将走向尽头
这些问题不只在墨西哥发生,南美洲、亚洲、非洲的咖啡农民都眼睁睁看着,随着全球暖化,干旱、暴雨、害虫及瘟疫正不断袭击他们的作物。
这样的问题很快就会影响到你家附近的咖啡店,全世界平均每天要喝掉二十亿杯咖啡,在动荡的气候环境下,如何才能继续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如果有一天咖啡供不应求,我们又要怎么面对?
许多人担忧,我们现在做的努力反而会对气候造成更大的危害,更多人认为人类是时候换换自己的口味;可能要趁还有机会时多尝几口,因为咖啡已经走向尽头。
弱不禁风的阿拉比卡咖啡
商业咖啡有两大品种,一种是香气较重的阿拉比卡咖啡,另一种是味道偏苦的罗布斯塔咖啡,而阿拉比卡的多重口味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咖啡,市占率有7成以上。
那些上流的质量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和罗布斯塔比较起来,多数的阿拉比卡都种植在伊索比亚的山区,使他的基因多样性不高,因此对气候的变迁特别敏感,阿拉比卡必须在适合的温度(摄氏18-22度)、温和且规律的降雨量,才得以生存。柏林洪堡大学的邦恩指出,“它要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才能成长,全球只有极少数地区适合种植,这和其他农作物很不一样,像玉米这种孕育千百年历史的植物,几乎可以快速适应任何环境。”
全球暖化造成不可预知的天气状况,使得细致的阿拉比卡咖啡无法在这样的环境生存,以墨西哥为例,温度攀升带来的豪雨,使得土壤里的咖啡种子无法萌芽;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所的麦格拉赫解释:“咖啡是非常脆弱的,开花只有短短48小时,因此若这时碰上豪雨,整区的作物都会毁于一旦。”
炎热与干旱使传染病肆虐
要计算长期成本并不容易,这个现象很难单一、分别估算,根据一个团队的观察,坦尚尼亚某个咖啡区从1960年代至今,每公顷产量从500公斤降至300公斤;更重要的是,这和当地每十年温度平均上升摄氏0.3度、降雨量持续减少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种种描绘了咖啡未来黯淡的前景,邦恩根据最新的气候信息计算,到了2050年,适合种植阿拉比卡咖啡的土地面积可能会减半,尤其以越南、印度、中美洲等咖啡产地,遭受的打击将会特别严峻。
2050年咖啡价格上涨25%
有利可图咖啡种植不会中断
只要有利可图,我们让出的这块市场很快就会有人会来填补,但这会对环境造成莫大的伤害,麦格拉赫在地图上标出适合种植阿拉比卡咖啡的农地,她发现在最糟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残害22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来达到预期的需求,对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而言,是重大的损失。
当然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考虑到耐受性的问题,罗布斯塔咖啡更能适应气候的改变,麦格拉赫的样本甚至指出,适合种植罗布斯塔咖啡的产地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扩展;这样一来,只要人们换个口味就可以轻松解决目前的困难,拯救咖啡产业、拯救无数的森林。她期望未来咖啡豆包装上能标明是来自生态脆弱的产区,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意识到环境成本并将此纳入考量。
很多人希望能透过咖啡种植技术的提升,来确保咖啡的产量,咖啡与气候组织协助数十间不同的咖啡生产商,共同商讨对策来解决即将面临的挑战。
保留双方优点培育新品种
其中一个选项,就是把阿拉比卡咖啡嫁接到罗布斯塔的根茎上,看是否能培育出成功抵抗旱灾又能保留人们喜爱香味的品种。另外,选择性育种也可以结合两个品种的优点,麦格拉赫补充道:“人们正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我们仍无法确定什么时候会培育出新品种。”
根据估计,有多达2500万人的咖啡农民和咖啡商在等待我们找到解决的答案,在这之前,农民只能选择面对每天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处境非常难受;虽然大多数农民都会按照电视的天气预报,提前为大雨作准备,不过他们还是对无法掌控的情况感到十分无助。
对某些农民来说,天气已经成为一个禁忌的话题,弗兰克的受访者告诉他:“我们很少讨论气候,因为明知道发生什么事,但是我们却无能为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