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咖啡豆里面原来隐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视频加载中…
对于那些每天不喝两杯卡布奇诺就全身不爽,约炮必须先去咖啡厅坐坐,每天带着笔记本在咖啡厅蹭WIFI的小婊砸们,今天我要给你们推荐的是这本《世界咖啡地图》,作者是被誉为咖啡界的传奇人物的英国咖啡大师詹姆斯﹒霍夫曼。
(《世界咖啡地图》作者帅哥詹姆斯﹒霍夫曼)
话说在帅哥詹姆斯﹒霍夫曼多年前投入咖啡事业的时候,他想找一本关于咖啡文化比较全面的教科书,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于是他决定自己写一本。于是他就走遍全球的咖啡种植基地,并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写就了这本《世界咖啡地图》。
(咖啡种植园)
很多爱喝咖啡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咖啡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其实,这种红色的鲜嫩多汁像你家门口摆摊卖的圣女果的就是咖啡果实。最早的时候,人们在发现了这种鲜嫩的果实的时候先是吃果实的,后来发现原来果实里面的种子具有更加神奇的口感,才开始利用里面的种子。
(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的咖啡果实有点像圣女果)
当然了,并不是我们把这些种子包出来就能研磨咖啡的。咖啡豆刚刚采摘回来以后必须要进行“湿处理”和“干处理”两个步骤。“湿处理”就是剥除外皮到晒干的流程。“干处理”就是脱壳和分级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咖啡豆中的水分会从60%降低到10%左右,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运输和保存。当然,最最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咖啡豆的烘焙。在烘焙之前的咖啡豆几乎没有味道,正是烘焙的程序才神奇地唤醒了咖啡豆中的化学物质,使它散发出不同程度的酸味、甜味和苦味。
(没用经过烘焙的咖啡生豆基本没有味道)
(生豆经过烘焙就变成了这样)
人们一般在喝咖啡的时候都会加上奶和糖。其实呢?咖啡专业人士对于咖啡是否需要加入牛奶和咖啡一直是持有否定态度的。他们会觉得,我们辛辛苦苦烘焙出这么好的咖啡豆,这么浓郁香醇的味道,你干嘛要放那么多奶和糖呢?你买点速溶咖啡不就得了。
(拿铁就是把奶泡做到了极致)
而咖啡商人的态度正好相反,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咖啡,而不至于被咖啡的初次口感望影响消费,就利用奶和糖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且,正因为有了奶和糖的味道,咖啡豆的品质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慢慢的,消费者的口感就被咖啡商人培养起来了。这也导致,其实,不管你喝“拿铁”还是“卡布奇诺”或者“玛奇朵”,都是牛奶和糖的味道。
当然,如果你还停留在喝雀巢三合一速溶咖啡的层次,我爱莫能助了。
当人们知道了,喝到味道更加香醇的好咖啡其实就是要通过某种方式从咖啡豆中把那些浓厚的味道给逼出来,人们发明了很多种冲泡方式和器具,比如摩卡式、手冲式、虹吸式、意式浓缩、法式滤压等等。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最经典的意式浓缩咖啡,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在咖啡厅见到的那种“滋滋滋”冒着热气的那种。因为单独用开水去冲泡不能最大限度地压榨出咖啡豆里面的精华,于是人们就想到了用高压和高温的蒸汽去轰炸被研磨的细细的咖啡豆粉末,这样就能更好的萃取一杯完美口感的咖啡了。所以大家今天喝到的所有加奶和糖的咖啡实际上都是在一杯意式浓缩咖啡的基础上完成的。
(虹吸式咖啡器具是比较传统的咖啡冲泡方式)
(法式滤压壶是比较简便的咖啡冲泡方式)
有一种咖啡叫做“玛奇朵”,其实“玛奇朵”最原始的意思就是给咖啡做个记号。很多年前,大家都在排队买咖啡,有些顾客希望在咖啡里面加点牛奶。伙计们发现,如果在咖啡里加了点牛奶,也许排到这位顾客的时候,咖啡里面加的牛奶已经完全溶解了,无法辨认了。于是他们就在咖啡上放上一小撮不容易溶解的奶泡做个标记,这就是“玛奇朵”。
(意大利接头随时可见的咖啡馆)
所以,大家今天喝到的各类咖啡就是这样的:
老板:您要一杯意式浓缩?好嘞。伙计,来一杯意式浓缩。
老板:您要一杯拿铁?好嘞。(悄悄告诉)伙计:多加奶。
老板:您要一杯卡布奇诺?好嘞。(悄悄告诉)伙计:再加点奶泡。
老板:您要一杯美式咖啡?好嘞。(悄悄告诉)伙计:直接加开水冲稀点就行了。
老板:什么,您要一杯冰咖啡?好嘞。(悄悄告诉)伙计,直接加一铲子冰块就行了。
如果你要是在意大利的咖啡厅想点一杯拿铁,请你一定说:“Hi,给我来一杯café latte”。因为如果你说:“hi,给我来一杯LATTE。”服务生可能会直接给你上一杯牛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