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生豆发酵处理法有哪些?咖啡生豆过度发酵有什么不好的风味?
咖啡生豆发酵的处理法有哪些?咖啡生豆过度发酵有什么不好的风味?
咖啡豆并非生来就是黑褐色的豆状。咖啡果是形似红枣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内有2颗咖啡豆,将咖啡果、咖啡豆经过处理后,才会是我们平常看见的样子。咖啡的制作包含了采收、处理、去皮、挑豆、烘焙、储存、研磨、冲泡等过程,其中“处理”这个步骤,就是影响咖啡风味的初步关键之一。一般在做咖啡豆发酵时,都会想到把咖啡豆泡在水中进行发酵,无论静态水或是流动水。
多年来一直介绍所谓发酵最好不要泡水,就是”无水发酵”,或是”干式发酵”。其效果能够轻易制作出高品质咖啡。
甚至从咖啡去皮时,也不必注水增加咖啡果实潮湿,帮助操作去皮工作。在制作咖啡去皮机时,特别加强无水去皮功能。
为什么说要无水发酵?因为咖啡果实的胶质体是糖分物质,是发酵的主要物质。在整个流程中只要碰到水,把胶质体洗掉,会降低发酵效果。
可惜,接受者仍旧不多。不懂的继续装不懂。
咖啡豆处理的方法有非常多种,处理方式会影响到咖啡的香调,以下说明常见的日晒法、水洗法2种方式:
1、日晒法:咖啡果摘下后,挑除未成熟的果实与杂叶,直接将咖啡果曝晒阳光2——3周,晒干后去除外壳,由于果胶仍附著在外面,所以会带有果胶味道。日晒法的发酵程度会依干燥环境的温湿度条件而有差异。林哲豪表示,巴西南米纳斯产区属热带干草原气候区,日晒旺盛,发酵程度较低,风味较为坚果调性;而拉丁美洲则否,多数制程发酵程度甚高,充满果香、酒香。此外,使用机械干燥的全果干燥亦称之为日晒。
2、水洗法:重点在于咖啡果实脱皮后发酵,发酵后用水洗去果胶质。所用的处理方式之一,是咖啡果摘下后,挑除未成熟的果实与杂叶,将果实的外皮去除,挑出豆子,然后水洗、浸泡豆子,使豆子开始发酵,让微生物与酵素分解豆子的成分,产生酸味等风味。水洗法也可以是采干式发酵的方式,不浸泡,发酵后再用水洗去果胶质。发酵完后的豆子,再以日晒或烘干避免咖啡豆发霉。正确水洗的咖啡豆通常味道较为温和,视环境与发酵情况的不同,可能也会有酒香的风味。
处理完后的咖啡豆,先挑出瑕疵豆,留下完好的咖啡豆,再经过不同程度的烘焙,最终就能够有千变万化的风味与口感。咖啡从生产到冲泡完成之间,每个步骤的细微差异,都会影响到咖啡的品质与风味,这也是为什么咖啡的世界如此博大精神、令人著迷。
第一阶段是发生在采收与干燥时
当农民进行咖啡果实或是咖啡豆干燥时,会影向咖啡豆香味,严重者就是造成腐臭味。
在采收咖啡果实时,若将果实放置在咖啡园太久,园中不好的气味会继续产生,果实内部的酵素开始分解种子里面的物质。
因为化学变化,arabica咖啡豆会产生“里约臭”(Rioy),robusta则是“橡胶味”(rubbery)。
橡胶味rubbery
干燥阶段,若将咖啡果实放置在高温、多湿的环境,内部的酵素作用加速,产生“发酵味”(fermented)。
(说明:这就是一再强调咖啡果实采收后,要当天完成去皮工作,或者在24小时内进行去皮工作,不要堆放太久的原因。)
发酵味fermented
一般晒咖啡豆,都是铺晒在水泥地面,或者在架高晒床,也可以铺在塑胶布上面。
主要是保持铺晒场所的清洁与干净,避免受到污染。如果咖啡豆放在不干净的场所,特别是在泥土地面干燥,豆子内部的油脂吸收土壤气味,会产生“泥土味”(earthy)。
泥土味earthy
如果把咖啡豆放置在潮湿场合,很容易引起发霉,产生“发霉味”(musty)。如果以机械干燥,干燥速度太快时,豆子内部的油脂分解,产生“皮臭味”(hidy)。
皮臭味hidy
(说明:感觉上发霉好像都是慢慢发生的样子。其实,因为环境潮湿或是淋到雨水,以致咖啡豆发霉的速度很快,大概1-2天,就看得到外表有发霉的现象。其实,当你看到这发霉表象时,已经是发霉进行一段时间了。)
第二阶段发生在储藏阶段,是咖啡豆老化阶段
这阶段是从采收并燥干之后,到进行烘焙之期间。
采收并处理之后的前几个月,咖啡豆有独特的青草气味,像新鲜收割苜蓿草的味道,称为“青草味”(grassy)。青草味grassy
(说明:刚收成制作完成的新鲜豆,有其特色,也有其无法避免的臭青味。这也是为何国外豆子在采收并完成后制处理后,不急著出货的原因。就是要降低臭青味。)
咖啡豆在妥善贮藏条件下,会降低酵素作用的速度。
除了酵素作用之外,咖啡豆缓慢流失有机物质,并且逐渐产生像干草一般的“稻草味”(strawy)。
稻草味strawy
几年之后,咖啡豆继续流失有机物质,最后产生难以接受的“木头味”(wo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