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优质咖啡种植环境怎样 台湾东非小果咖啡味道如何价格贵吗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69

  南投国姓乡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国姓乡本非咖啡产区,九二一地震造成九分二山大崩坍,改变了原有的地貌。灾后农民回到家园,在县府、乡公所与农会辅导下开始种植咖啡。国姓乡的九分二山海拔从300公尺到1000公尺,日夜温差约有10度,终年日晒、湿气充足、排水性好,加上传统作物槟榔树遮荫,形成了良好的咖啡生长条件。十几年的默默耕耘,国姓乡一跃成为台湾第一大产区。境内种植面积达80公顷,年生豆产量亦达50吨以上,年产值约四千万元,是国内最有规模的咖啡产地。

  国姓乡产量庞大,两个生产班的产能不但满足内部销售需求,甚至可以提供其他产区支援。近至台中、远达屏东的各产区遇到产能不足销售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国姓乡。

  台东关山电光里位于花东纵谷,是个恬静安详的阿美族聚落。东有海岸山脉,西有中央山脉,隔卑南大溪与关山镇相望,从日据时期开始就是著名的咖啡产区。日人在关山镇设有「咖啡产业株式会社」,在电光里的山坡上种植咖啡。据电光里里民表示,帮日本人种咖啡很讲究,农民可以自己种植作物,但只能种在咖啡树下,换言之比咖啡树高的作物如玉米就不能种,必须种植花生、番薯之类较矮的作物。

  电光里旧称「雷公火」或「日出」,日据时期极盛期整座山头都种满了咖啡,至今仍有一座「咖啡山」。经过漫长的数十年,在里民陈盛华先生带头种植一万株的提倡下,电光里重新开始种植咖啡。即使关山镇是台湾人口最少的乡镇。加上交通不便,产量相对较少,却在原住民农户的努力推广下,逐渐进入都会市场,为大众认识。

  就这么地,一个又一个产区冒出头来。从单一农户到合作社、从生产班到农会,组织绵密的台湾农户用十几年的时间重建了咖啡产量。加上农会、农政单位的适时补助与宣传,今日的台湾咖啡,就产量而言已然超过日据时期。

困境

  台湾位在亚热带与热带之交界地区,多山、多水,阳光充足,无论从地形、雨季、海拔等条件都是生长优质咖啡的不二之选。加上水电价相对廉宜、食品保存、作物改良技术进步,乃至加工包装运销能力皆具世界水准,先天条件并不比任何世界第一流咖啡产区来得差。是故,经过短暂的种植期,台湾咖啡的产量,已快速跃升到年产一百多吨的规模。

  然而,产量并不代表产品,生产咖啡的困难在于后制与销售。咖啡果实须经一系列后制过程才能变成可以进行烘焙的「咖啡生豆」。一颗咖啡果实要变成咖啡生豆,必须进行水选、去皮、发酵、水洗、干燥、去壳、抛光等作业,国际咖啡长年发展,近年已出现更多如日晒发酵、蜜处理、半水洗、蒸汽处理等精致的后制处理法,这些都不是刚刚上路的生手台湾农民熟悉的。

  更大的问题在价格。台湾咖啡与世界多数产地不同,是「天生的公平贸易」生产环境。世界咖啡多分布于赤道地区,工资条件相对低廉;欧美豆商挟庞大资金与市场操控力量决定收购价,产区无法分享获利,甚至生存在饥饿边缘。这也是「公平贸易」得以提出的背景。

  反观台湾,农民皆受过高等教育,果菜产销体系完整,加上精致农业发展有成,农民不但不受剥削,更是庄园经营者,并非单纯的生产者角色。

  然而,这样的农业环境却造成了咖啡价格上的劣势。台湾工资高昂,对咖啡这种大量依赖人力生产的农产品而言极端不利。以咖啡豆采收为例,一个原住民雇工上山一日约可采收20公斤咖啡果实,制成咖啡生豆约4公斤,经过烘焙约7磅左右。以合理工资精算,等于每磅熟豆产品约150元采收费用。换言之,台湾豆光采收成本,就几乎等于同等级国际豆市场上的卖价!

  如此高昂的人力成本,导致台湾豆普遍比国际豆贵上三、四倍的结果,自然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加上多为小农自产自销,产品品质缺乏标准化,无法掌握都会区销售通路等因素,使得台湾每年产量皆有将近半数滞销,农民生产意愿低落的恶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