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咖啡起源特点产地区风味描述口感处理法介绍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92
埃塞俄比亚咖啡起源特点产地区风味描述口感处理法介绍
一棵咖啡树一般要生长三至四年左右才能开始结果,果实为一粒粒红色的浆果,也有少部分为黄色的浆果。将其干燥并除去果肉后即可分离出咖啡豆。
埃塞俄比亚的Buna(咖啡)仪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平均约为1.5小时。这种仪式每天都在进行,它的目的在于得到结论,这可能是一场求婚,也可能是一次家庭冲突的调节。
首先是烤咖啡豆。当咖啡豆烤好后,由女性(往往打扮的花枝招展)将咖啡豆放入壶中,让每个人闻咖啡豆的香味。之后开始煮咖啡。
仪式中的的第一杯被称为ABOL,是最重要的一杯,也是最难喝的。如果是在解决冲突时,你必须勇敢的将这一杯喝下,并叙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杯称作Tona,再次加水煮制而成,口感依旧强烈。如果对方接受了自己的观点,则会将其喝完。如果对方没有喝,则不会有第三杯。
第三杯称作Baraka,当事情得到解决,结论令人满意,它象征喜悦,往往年轻一代会被受邀来和这一杯。
牧羊人的传说起源于黎巴嫩语言学家法司特·奈洛尼,在其1671年所著之《不知睡眠的修道院》中记载:公元6世纪,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咖法地区(Kaffa),有个名叫卡迪的牧羊人,到新草原去放牧,突然发现羊群蹦蹦跳跳,兴奋异常,即使入夜亦无法睡觉,于是跑到阿比西尼亚修道院求救。经修道院院长及修士调查发现山羊是吃了矮树丛上的红色果实,才显得特别兴奋;于是将它采摘回去,煮成汤汁饮用,果然一夜无法入眠。于是院长把这种汤分派给做晚礼拜打瞌睡的僧侣饮用,效果极佳,这种提神药由此流传开来。这就是“咖啡”的起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