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咖啡豆故事 铁皮卡和波旁咖啡豆品种风味口感特点的区别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60


云南咖啡一直是咖啡界的热门话题,大家对云南咖啡的评价褒贬不一,前街咖啡来给大家普及云南咖啡的现状。

史可追溯到1904年,一位法国传教士从境外将咖啡种带进云南,在一个叫做朱苦拉的地方成功种植了第一株咖啡树时,他也许不会想到,百年之后咖啡成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一个亮点。

1930年后,著名侨领梁金山先生又将咖啡带到蒲缥、罗明种植,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后在保山热经所马锅晋专家的指导下,潞江等地开始大量种植咖啡,大规模种植历史至今已近60年历史。

年代中期,一度种植规模达4000公顷。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800公顷。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产量占全国的83%,无论是从种植面积和咖啡豆产量来看,云南咖啡已确立了中国国内的主导地位。

在此之前,云南咖啡一直以铁皮卡为主要咖啡树种,在云南当地称为“老品种”。铁皮卡(Typica)这个经典的优质咖啡品种为本批次咖啡主要栽培品种,铁皮卡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及苏丹的东南部,是西半球栽培最广的咖啡变种。植株较健壮,但不耐光照,在夏威夷产量较高。铁皮卡顶叶为红铜色,称红顶咖啡。

云南不仅仅只有铁皮卡

后来1992年起,雀巢成立咖啡农业部,专门指导、研究云南咖啡的改良与种植,并引进高产量抗病性强的卡蒂姆,按照美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收购咖啡。卡蒂姆并不是纯粹的阿拉比卡血统,它是帝汶种(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杂交种)和卡杜拉(波邦种的变种)的杂交种,所以卡蒂姆有着25%的罗布斯塔血统,而它的罗布斯塔血统也决定了它的味道缺陷:香气不够丰富,而且整体味道苦味重,易出现涩味和比较刺激的霉味。

目前云南普遍种植的咖啡品种是卡蒂姆及其改良种。也就是市面上人们常说的云南小粒咖啡。

前街咖啡的
云南花果山,来自保山的铁皮卡老品种。云南省保山潞江坝处于北纬24°08’~25°51’之间,这个纬度刚好是咖啡生长地带,(咖啡生产地大部分在赤道南北回归线之间,即热带或亚热带赤道以北25度及赤道以南30度),海拔高度在640米—3510米,属于干热河谷气候,气候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期,在这样的自然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宜阿拉比卡(小粒咖啡)的生长。而保山地区种植咖啡的历史悠久,公认最佳的小粒咖啡产地,是全国乃至全球咖啡品质较好的咖啡产地之一。采用水洗处理,风味为红糖、李子酸、红茶。



海拔:1200米
品种:铁皮卡
处理方式:水洗处理


铁皮卡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可能是最容易识别的品种。这些植物呈圆锥形,主垂直树干,最高可达5米。这个高度意味着,铁皮卡与其他品种相比,分枝之间以及同一分枝上的节点之间的距离要更长。侧枝与垂直树干形成50至80°的角度。树干和树枝都不是很粗壮。叶子,果实和生豆通常是细长型的,嫩叶的芽尖是青铜色,与其他阿拉比卡品种相比,铁皮卡的叶子表面更光滑,波浪形的边界也更少。典型的铁皮卡果实成熟时为鲜红色。


前街咖啡烘焙分析

杨家800N(烘焙量300克):炉温至摄氏200度入锅,风门开设3,1分钟后调火力160度,回温点1'32"秒,烘至5'40”转黄,温度149度,青草味完全消失,脱水完成,火力不变,风门变4;第6分钟,火力调到140,第7分钟,火力再调至120,第8分钟,豆表出现丑陋胡皱褶和黑斑纹,烤面包味明显转为咖啡香,可以定义为一爆的前奏,这时候要听清楚一爆爆点的声音,到8’37”开始一爆,火力调90,风门全开5,第9分钟调小火力至20度,一爆发展2'00",在196.度下锅。


前街杯测

前街咖啡会在样品咖啡豆烘焙后的8-24小时内进行杯测。前街咖啡师傅一般使用的杯测碗的容量为200ml的陶瓷碗,里面会标有150ml和200ml的刻度线,使用根据SCAA的标准,水的TDS为150ppm左右,TDS太低会容易造成过度萃取,过高会影响口感和容易萃取不足,杯测使用的水温为94°。杯测研磨度根据SCAA的杯测标准,研磨度控制为20号标准筛网(0.85毫米)的通过率为70%-75%。比例:为11克咖啡粉加200毫升的热水,即1:18.18,这样萃取出的浓度恰好在1.15%-1.35%的金杯范围里面,浸泡时间:4分钟。


云南花果山咖啡豆杯测:入口丰富的果香,甜瓜,植物草本香气,入口柔顺,中段坚果,牛奶巧克力,尾段李子酸活泼明亮,两颊生津,均衡感好,醇厚度中等body饱满、温度从热到温可以感受到酸甜的层次感,先甜后酸、杏桃、柑橘调的酸质、余韵红茶,些许红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