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市场与云南咖啡 精品咖啡 咖啡知识 云南的咖啡
精品咖啡是新鲜的咖啡。不管是食品还是饮料当然是越新鲜越好,精品咖啡也是如此。精品咖啡制作前应保持咖啡豆的新鲜,包括烘焙豆的保存,在制作之前才将咖啡豆磨成粉,这也是要保留其最原始最好的风味。而手泡咖啡制作方式就是这样一种制作精品咖啡的方式,它也是最能保留咖啡原来风味的咖啡制作方式之一。
仔细想想,其实咖啡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那时的咖啡是用意大利浓缩咖啡机做出来的。但我们不会去在意咖啡师用的是哪种咖啡豆,更不会在乎咖啡师到底是如何制作咖啡的。那时咖啡师使用的大多是拼配咖啡。咖啡的品质全由烘焙公司决定。烘焙公司的牌子做的越大,周边产品越多,即使咖啡机再破旧,咖啡豆再廉价,只要看到是咖啡师为你制作咖啡,你就会觉得你喝到的是最好、最专业的咖啡。
咖啡树需要高海拔,热带气候,肥沃土壤才能生长出最好的咖啡豆。地球上这样的气候条件地区围绕在赤道周围,大概是北纬25度-南纬30度之间,此地带,一般称为黄金咖啡带,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专业术语中称为“咖啡带”。
说世界的咖啡,不如先来说说中国的咖啡。按照以上的定义,中国虽地大物博,能种植咖啡的地方却不多。除了海南和台湾,云南的部分地区,两广地区,福建的南部山区,更何况,农业也是一种习惯,所以小农经济下的大地却没有咖啡的土壤。虽然现在很多宣传资料说哪个地方种了多少咖啡,产量是多少。严格来说,国内的咖啡产业基本是空白得几乎不能再空白了。
说中国的咖啡得先说云南的咖啡,海外的咖啡发展经历了二战的速溶,星巴克以及精品咖啡三波,中国的咖啡发展却经历了四波。
云南的咖啡始于1892年,法国神父田得能想喝咖啡却不可得,于是带了些咖啡的种子来到大理宾川平川镇朱苦拉村委会的教堂,开始种出了中国第一株的咖啡,不幸的是因为交通不方便的原因,当时的咖啡没有流向更多的地方,幸运的是,因为交通不方便的原因,经过一百来年还能幸运的流传了下来1000多棵波旁和铁毕卡,早两年听说有咖啡行业的人要开始要去朝圣,想想应该离要毁掉应该是差不了多远了。朱苦拉村一百年来就自种自烘自磨自冲,应该也是上海外滩的小青年赚了钱以后的梦想所在。有咖啡却没有红起来,在云南这地没啥奇怪。
十年前,大家开始叫云南咖啡叫小粒咖啡,这学名叫做卡蒂姆的阿拉比卡的杂交种,最初是由雀巢引入到中国。卡蒂姆并不是具有很明显风格的一个品种,雀巢卖的是商品不是特色,所以抗铁锈病表现良好又不好喝的卡蒂姆在云南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而直至今天,云南的咖啡价格还还是听命于雀巢。太平洋的另一边,同样的咖啡品种得到发扬光大,并被命名为Colombia,全世界的咖啡树都病了,哥伦比亚却单单凭此支品种成就了全球第二的咖啡霸业。说同人不同命,原来,同树也可以不同命的。云南,海南,越南,这三南目前还在边种咖啡边在旧时代反思的阶段。故事的另一个分支就是,台湾人把云南同种引入到阿里山,几年耕耘,去年精品咖啡杯测中年年获奖,去年更是世界第八,亚洲头筹。
全世界咖啡一样的时候,你就需要去找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