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萃取概论-手冲咖啡温度与萃取的关系与变化 手冲水温的原理
咖啡的萃取是借由水去溶出水溶性物质,
不论是浓缩.手冲.赛风.冰滴.冰酿.土耳其壶,
这些原理大致上都是相同的,只是浓缩多了挤压。
手冲大至上是由,水温注水的力道转圈的数量来改变萃取的复杂度,
在滤杯和滤纸的设计不同,每秒滴落的流速又各有落差
v60-3
在正常的粗细度下,起手30内所落下的咖啡液浓度较低,
30——1"15间的浓度最高,冲煮一直到结束每秒的溶出率与温度都不同,所以最组合起来复杂度会高。
如果可以掌握温度及萃取率就算是个手冲高手。
实际上手冲的研磨颗粒无法完全接触实际温度,
释放的不完整,所以需要以闷蒸的手段,令豆子吸水足够再进行萃取,
一开始滴落的浓度会偏低,冲煮的过程中温度和结构影响萃取率及风味,
新手常常造成萃取不足‧口感不佳‧香气不够或是根本没有香气等等的问题
我的细粉冲煮是利用温度和大幅度提升接触面积所想,
接触面积多了,水和温度就更容易进入粉内部,进而溶出水溶性物质,
完整的温度控制去控制风味的转化,也不会有萃取不足的问题发生
下面将进行较低温的冲煮,
因为我们手冲的实际浸泡温度上落在78——84度居多
这部分还要看周围环境影响&滤杯持温效果
这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将磨豆机刻度调至浓缩——手冲之间(比原本更细的刻度)
过滤时间大约40——1"40比较理想,因为时间拉太长最后饮用的温度会太低】
细粉全部浸泡至水中,之后用v60滤杯滤出
----------------------------------------------------------------------------------------
----------------------------------------------------------------------------------------
由于温度可以改变风味及加速溶解速率,这边实验直接拉长时间,
研磨的粗细度改变接触面积的多寡,
在这三组不同温度的实验下,溶出的风味及口感都不相同
但是有巴西的杂感或是奇怪的味道出现吗?
没有,只是每一支喝起来风味都平平的,不过很甜
溶出率有足够所以口感浓度都没问题
有趣的是将这三种以1:1:1组合,就是个很棒的风味曲线,复杂度甜韵口感都相当不错
其实很难有所谓的过萃情形发生,
冰滴冰酿大部分没有这些东西出现,那是因为是低温,没有让风味转化变调
所以进行温控可以达成很多事情
后续有空会在补上其他器材的用法
但我相信大家有那个能力去推出更多方面的做法
只是依目前的滤杯滤材能做的有限,
有一些实验没办法实现
不过以下希望大家来实做一下
----------------------------------------------------------------------------------------------------------
将磨豆机刻度调至浓缩——手冲之间(比原本更细的刻度)
【颗粒大概比特砂小一些,过滤时间大约40——1"40比较理想,因为时间拉太长最后饮用的温度会太低】
任何手冲滤杯+滤纸
任何手冲滤杯+滤纸
混合咖啡(细粉)粉与水之后搅拌
1分钟之后过滤至200——240ml
=====================
那就将时间拉至2''30再过滤
中间大约1"30搅拌剧烈个5秒左右
=====================
今天有个朋友问我
一开始没浸到水的粉可以搅吗?
当然可以,不管你多剧烈的搅拌,
在控制的温度范围内,绝对绝对不会出现怪味,
反而是没搅散,可能会有1-3克的粉没被萃取,
这样粉水比就不同啰
====================
========================================================
问题1.一开始萃取浓度偏低?是整体浓度偏低或者是因为尚未浸润完全而使得浓度不足?
这个部分注意观察手冲滴落就能发现,
15秒内滴落的咖啡液颜色较淡(尚未溶出&水直接穿透)
20——30秒颜色变浓,香气最浓烈的开始
会再补上v60实做,实验中会请大家去试喝一下自己冲的
也可以直接试喝自己平常手冲的味道
组合就是控制变量增加复杂度,然后借由浓度去改善口感配合味觉判定
========================================================
有人认为要把粉磨细容易会出现杂感,
或是进行降温后会不够香,
觉得要进行温控很麻烦很复杂,
我不觉得看著温度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正常的手冲控制里面,
这些控制我并不觉得多简单,起码我花了快三个月天天冲才煮出比较满意的一杯,
再花了一年多可以直接闻豆子预估冲煮温度和时间,
这就是手冲的控制
我相信谈到这边真正看懂的人应该没有10%
以下会完全说明我真正的观点
上面一直说细粉,是为了让一般人更容易控制溶出率
那么如果用原本的颗粒就不能改变什么吗?
当然可以!
进行''完整的温度管理''与''时间控制''就能达成任何一个你想要萃取的位置
这边要抓的就是时间,溶出的时间,如果浸泡的口感没有比手冲还浓,
那时间就需要拉更长,
那么抓到这个颗粒的溶出时间之后能做什么呢?
接下来就准备反覆测试
78度——94度,每一度测一次
在环境温度28以上(或是隔水保温)
把粉水混在一起,去闻他每一秒的味道,
有嗅觉的人会发现,
香气会从弱→强→至少会持续约3分钟,然后最强的时间大概几秒,之后测试都会差不多
然后就会注意到,每一度的差距香气都不相同
如果进行测试完成
把几个温度列出来
刺激辛辣感几度?
可可坚果香最强度?
花果香最强度?
甜感最强几度?
酸感最强几度?
接下来假设所测出来的是
掌握时间溶出率还有低落的速度就能控制在最佳点
当然,这又回到高控制力的手冲了...
这部分只能帮助你去找到温度的曲线,
更了解豆子萃取哪个温层会发生什么事情,
可以做一个好玩的冲煮实验
把锅子装80——90度的水淹过量杯的一半,让量杯温度下降慢一点
90度倒入完全30秒→87度在倒入30秒→84倒入浸泡30秒→82度浸泡30秒→滤出
浸泡只要确保每次粉都有湿润到就可以停止搅拌(就算多搅也没差)
结束后你就会获得一杯什么都有但是不平衡的咖啡了
这就是温度所产生的东西
到这边一定会想K我,一整个很复杂又不知道干什么
回到你原本的手冲上,
注意冲煮过程每一秒所产生的味道,并且注意手冲壶内的温度,
认真的闻冲煮过程所产生的香气,其实可以预估出大约的曲线(看经验多寡)
再认真的喝一下,在冲煮控制没有这么理想或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冲什么的人,
一定会找到自己那杯的问题,
不够香?不够甜?尾韵不够?平衡不好?特性没有表现出来?酸度不够?出现杂感刺激感?
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知道怎么解决了!!
如果完全了解这豆子的特性,
在冲煮过程中就能进而去调整当下温度释放的浓度,
每个温层+停留时间+注水力道+转圈速度。
学习手冲的过程呢,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
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增加转圈的速度&注水的高度还有总冲煮时间。
在完整的温度控制之下应该就会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了,
那控温的技巧也有很多,直接注冷水去手冲壶调整是最直接的,
结果都会不相同,那就要由各位自己去进行测试了。
也可以用上面的实验进行一个大型的萃取,
只要温度固定,风味是不会改变的
掌握时间控制释出的浓度进而去添加下一阶段的咖啡粉,
温度往下,不可能出现任何杂味(豆子要有一定水平,商业豆不讨论)
然后不需要去担心过萃的问题,在不"加压"的情况下不可能产生,
每一个阶段投入的粉,达到萃取率18%↑是比较理想的,
那么要怎么调整每一个阶段的比例就是看个人了,
谁有对错呢?没有,饮料的喜好都是看个人的。
如果你的曲线完整,相对的别人要煮你的豆子就会更简单,
但是一般人要到调配冲煮比例还是很困难,
所以不是看完这些,然后随蕤便便一个比例都会好喝,
还是需要你的感官跟喜好来做调整,
相信到这边应该都知道该怎么调整了,
祝各位顺利!
**这边补充一下温度的部分,
万一遇到温层最香和刺激感同时出现该怎么办??运用其他阶段来控制平衡,减少跟增加,
我们人的感官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强的地方,然后再慢慢注意到其他的东西,相对的是运用这一点,可以隐藏部分瑕疵,吧台技巧之一**
========================================
简易冰酿实做
v60&Clever
常温浸泡2h——3h
注意粉完全沉淀下来才可以过滤,
途中可以搅拌数次(如果有空的话)
一样可以依照豆子特行去调整温度,
常温&冷藏&冰水
香气发酵味甜韵最好我个人是常温觉得最理想(30度),
但是要发酵味减少就冷藏(20度↓),
温度越低→时间越长,
这边就要稍微调整一下时间跟搅拌次数。
那如果要泡更多的话滤杯就需要多准备一些,
这边的水量上限是看滤杯一次大小,如果有大的Clever就可以滤到500ml一次,
个人是还没用美式的滴漏滤杯去测啦,也不会一次要这么大桶...
有兴趣的可以去玩玩看,如果细粉比较多的话中间可能会塞住,
这时候还是要回去调整刻度和时间(越粗溶出越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