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市场 这杯“创业咖啡”能否适应绍兴水土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89

  北京的“车库咖啡”已经大红大紫,舟山的“海道汇咖啡”也已声名在外,现在柯桥也冒出了这样的“咖啡馆”

  ■记者裘一倩

  15日上午10点不到,张威和他的伙伴各自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位于柯桥金汇大厦的“鉴湖埠头”咖啡馆,张威点了杯拿铁咖啡,伙伴要了杯水,两人在二楼的“小格子”里落座,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杯咖啡,怎么和创业扯上关系?

  “‘鉴湖埠头’是一个民间自发创办的小微企业孵化器。”“鉴湖埠头”创办人、“80后”创业者吴林钢这样介绍。

  与普通的咖啡馆不同,“鉴湖埠头”的选址相对僻静,7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分上下两层,楼下的格局和普通咖啡馆相似,而楼上有12只类似办公室卡座的“小格子”、一间可供十几人开小型会议的会议室以及配有音响、投影仪、小型舞台、椅子等设备的多功能厅。创业者们只要购买一杯咖啡,便可以在这里办公一整天,免费享受宽带网络等设施。

  张威和伙伴原本从事erp(企业资源计划)开发工作,他们发现,erp在小微企业中也有着广阔的市场,但目前涉足此领域的企业还不多,于是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有技术、有项目的张威们却苦于缺钱、缺场地、缺与人见面的机会,“鉴湖埠头”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他们创业初期的这些难题。“我们向‘鉴湖埠头’租了两只‘小格子’,租金是每人每月500元的最低消费。”张威告诉记者,付了租金后,他们便可以免去房租、水电、管理、宽带等软硬件成本,还能有更多机会和各式各样来到这里的人才、信息及资本接触。“这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了项目接触市场的机会。”张威说。

  吴林钢告诉记者,“鉴湖埠头”于去年11月底开始营业,目前已有10多名创业者长期在此办公,咖啡馆为他们在二楼配备了专属的“小格子”。

  为“才”找“财”,实现人才、项目和资本的对接

  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环境只是“鉴湖埠头”咖啡馆的其中一项业务,为人才、项目和资本提供见面机会是其区别于普通咖啡馆的更深层次意义。“有些人有钱没项目,有些人有项目没钱,到了‘鉴湖埠头’,两边就碰上了。”

  柯桥区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吕瑜洁告诉记者,“鉴湖埠头”相当于一家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帮助在本地创业的人才和项目寻找资金、寻求合作、提供帮助,并促进人才之间、人才与本地企业之间以及人才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

  “鉴湖埠头”开业至今,已经组织安排了多场创业创新分享会、产品项目发布会等活动,邀请到了一些十分优秀的海归创业者和实力雄厚的本地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等,目前已有一些项目和资本顺利实现了对接。

  如“海归”张克勤和他带来的“数值仿真技术”便在这里顺利找到了总额达200万元的投资,目前已有50万元投资款到位。

  省“千人计划”入选者、海归博士李瑾晓主攻“物联网”项目,如何使这一项目在落地时更符合绍兴本地企业的需求?吴林钢陪同李瑾晓走访了数十家本地企业,使其对本地企业生产各环节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有了‘鉴湖埠头’的帮助,我们的项目产业化时间大大缩短,这也更坚定了我和团队留在柯桥创业的念头。”老家在江苏无锡的李瑾晓这样告诉记者。

  发展困局:本地企业参与度不高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种另类的小微企业孵化器,“鉴湖埠头”成立两个多月来吸引了一批人才前来,其中不乏海归博士和国内教授,不少还携带项目。让人尴尬的是,即便这些项目与当地产业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前来“鉴湖埠头”主动寻求合作的企业屈指可数。“现在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大部分是我们动用私人关系邀请其前来了解人才、了解项目,主动、自发前来寻求合作的企业和资本极少。”吴林钢说,本地企业和资本目前对“鉴湖埠头”的知晓度低、参与热情低,是“鉴湖埠头”当前最大的困惑。

  据了解,像“鉴湖埠头”这样的创业和投资平台,在国内大中城市已有不少,如北京的“车库咖啡”、舟山的“海道汇咖啡”等,它们有的已经成为创业圈内标杆式平台,有的已颇受地方企业关注。

  “柯桥的创业氛围浓厚,企业多,因此我们一度认为在柯桥创办这样一家咖啡馆,会得到创业者和企业的欢迎。”吴林钢说,他现在有些困惑,为什么相同类型的“咖啡馆”到了柯桥却难以让企业提起兴趣呢?

  有业内人士指出,“鉴湖埠头”的人才和项目必须“接地气”,是当地企业的急需,能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只要有成功范例,就会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鉴湖埠头”对本地企业和地方经济的服务也将进入良性循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