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如何烘焙城市烘焙对照咖啡豆哪种烘焙程度深浅有什么区别
咖啡豆会酸:
咖啡豆本身是果实,既然是果实,一定带有果酸,所以,喝到的咖啡会酸,其实跟含水量及烘焙有关系。
新豆,收成一年内。
咖啡豆如何烘焙:烘焙的浅,入口即酸;烘焙的中,喝完出现酸;烘焙的深,酸味被苦味盖掉。另外,浅、中烘焙均会涩。新豆口感强烈而明显。
生豆存放一年以上。含水量减低。
咖啡豆如何烘焙:烘焙的浅,入口酸度低;烘焙的中,喝完出现酸机率小;烘焙的深,酸味被苦味盖掉。涩味明显降低。一年豆口感饱满温润。
生豆存放三年以上。含水量更低。
咖啡豆如何烘焙:烘焙的浅,入口不会酸;烘焙的中,喝不出酸;烘焙的深,陈年豆不做此烘焙方式。无涩味。但偶尔会喝到有点发霉的味道。陈年豆,香气十足,口感清爽。
日本咖啡烘焙普遍有将新豆置放一年以上再使用的习惯,国内烘焙业者就不一定。
另外现在有恒温恒湿储存生豆的方式,这样生豆不易发霉、长虫,但含水量的变化小,要降低含水量,存放时间须延长。
生豆存放自然脱水,业界通称为「养豆」,但每种生豆性质不同,有的要存放久一点,有的只要三个月,甚至有些豆只需一个月,如何养豆,各家烘焙者各显神通,毕竟存放的位置不同,方法也得不同。
如何才算养的好,不是只有含水量的问题,还得依照生豆本身特性,老欉及新欉的同一产区豆,存放时间便不同,这点,大概是许多烘焙师傅一辈子都得与生豆对话才能慢慢累积的。也因如此,全世界还没有全自动咖啡烘焙机,因为,只是参照含水量就可以决定烘焙程度的话,电脑就可以完成了。
所以,如遇到一些店家只采用浅烘焙的方式,不妨问问生豆存放多久,这样就可以避免喝到会酸的咖啡。
至于烘焙到底要浅焙、中焙或是深焙?
目前除了曼特宁要中深到深焙是可以确定的外,其他生豆,会依照烘焙程度不同产生不同结果,也就有所谓佯豆及真豆的讨论,真豆简单的说就是:巴西的生豆→巴西的熟豆;佯豆:哥伦比亚的生豆→蓝山的熟豆。
由于小型炒豆机自10年前问世,台湾近几年流行自家烘焙的机器:
主要有两种→直火型:烘焙时火源接触生豆将咖啡烘成熟豆。热风型:藉由热风将咖啡烘成熟豆,以前20公斤以下机器用直火,20公斤以上机器用热风,近几年小型机也有热风的,除了家庭个人用的使用电热,一般机器大多用瓦斯。至于用炒菜锅、牛奶铁桶是玩家的喜好,非商业用法,不予赘述。
直火比较有火味的残留,所以坊间有种说法是刚烘焙好的咖啡豆要放几天喝比较好喝,用意就是将火味的残留使其挥发,但有一好没二好,咖啡豆的风味也随天数递减。
咖啡豆烘焙深度:
咖啡豆烘焙基本上就是一种「炭化」的过程,一般称为浅焙、中烘焙、深焙。目前各派都有其坚持的理由:浅焙→比较能够尝到咖啡生豆的原味果酸,中烘焙→口味中性,较无果酸,深烘焙→在乎苦味。倒底哪一种是好,没有标准,也毋须订标准,都好。
下次吃饱饭觉得腹胀气,来杯深烘焙的咖啡豆有消胀的功能。早上起床精神不济,来杯中烘焙香气十足的咖啡有增加脑内啡的作用。想要皮肤好,就喝浅焙的咖啡豆,果酸啰。
所以建议大家在自家烘焙的A店喝的哥伦比亚,不要以为在B店的哥伦比亚是一样的口感。要开阔宽广的体会每家自家烘焙的坚持与理想。
甜尾咖啡依照咖啡豆特性做适当的烘焙程度,有的浅、有的深、有的中加深,也因此提供免费无限续杯可以更换不同口味的选择,让大家在众多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中去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咖啡。
咖啡豆的风味变化
烘焙后开始计算(常温环境)
第4个小时后:
出现香气,入口烘焙火味残留明显。
第24小时至第3日:
香气明显,入口烘焙火味残留明显。喝完,口中呈现干燥,余韵明显。
第4日至第5日:
香气略退,入口烘焙火味残留已无。咖啡豆自然氧化至平衡阶段,为最好喝的
第6日至第10日:
香气带有油味,入口味道略为复杂。喝完,口中苦味明显,余韵减弱
第11日到第21日:
香气递减、口感复杂、余韵不足
每年10月到隔年4月,因为是需求旺季,咖啡生豆都会调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