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糖故乡——中美洲咖啡豆 拉丁美洲咖啡豆故事 美洲咖啡风味特点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08



  中美洲,连结着南、北美洲两大陆块,东邻加勒比海、西接太平洋,且地形狭长,受海洋气候影响巨大。中美洲为多山的地形,火山运动活跃,天然的火山灰也使得土壤特别肥沃,种种环境因素造就中美洲拥有得天独厚的咖啡种植条件。中美洲曾受西班牙殖民,一直到1821年才独立。据传咖啡豆就是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带进来的,起初只在哥斯大黎加种植,後来中美洲各国才逐渐开始种植咖啡。

  要说中美洲是「舌尖上的糖蜜故乡」一点也不为过,中美洲的咖啡风味一直是以「糖香」为特色招牌,除了糖蜜香气之外,还带有轻柔果酸的柔顺口感,赋予咖啡更多层次的风味。甚至在火山区种出来的咖啡,有些还能品嚐出火山带来的淡淡烟燻香气和醇厚口感。

  日夜温差「酿」出糖蜜滋味

  中美洲咖啡之所以会带有糖蜜口感,是因为火山林立、地势高耸,咖啡豆种植在海拔较高的山坡上,白天接受阳光的沐浴、晚上则有徐徐海风调节成凉爽的温度,在这样的地理环境每天日夜温差大,拉长了咖啡果实的成熟时间,反而使果实甜度更加饱满,成为中美洲地区独有的糖蜜滋味。

  洪都拉斯咖啡年产量惊人,是目前世界排名第六大、中美洲第一大的咖啡生产国,几乎人人都是咖啡农,现在能拥有如此庞大的产量还必须归功於宏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大约在十多年前,洪都拉斯咖啡产量并不高,因为当地气候潮湿、年雨量大,因而大大增加了咖啡豆乾燥的困难度,也连带影响咖啡豆品质,这样的状况一直到宏国政府意识到问题时,整个情势便开始扭转。透过生产技术与工具的更新,2011年洪都拉斯当年产量竟一举超过瓜地马拉与哥斯大黎加的总和,从此洪都拉斯产量便稳居中美洲之冠。

  洪都拉斯咖啡全区共分6大产区,咖啡平均种植在海拔1100公尺以上的山坡,6大产区中比较有名的就属圣塔芭芭拉产区,这里的咖啡豆除了中美洲的招牌糖香之外,也经常杯测监定出带有「复杂多层次的水果风味、酸度较高」。

  中美洲咖啡年产量的亚军就是瓜地马拉,全境共有8大产区(包含安堤瓜、阿卡特南果、科班雨林、圣马可士火山、阿提特兰、薇薇高地、法拉汉尼斯平原、新东方),这八大产区当中就属安堤瓜和薇薇特南果最有名。

  喜欢咖啡的你一定听过「花神」这个名号!花神其实是庄园名称,就位在安堤瓜产区之中,白天强烈的日照与晚上凉爽的温度是安堤瓜地区的特色。花神庄园的咖啡种植在海拔1500~1700公尺,这里产出的豆子带有花香与茶感,入喉之後还有淡淡焦糖尾韵和火山烟燻香回荡。

  薇薇特南果产区之中名声最响亮的就是「茵赫特庄园」,而且历史相当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00年,种植在海拔高度1500~2000公尺的高山上。茵赫特庄园不仅用心维护咖啡豆品质同时也很注重环境保护,采用自然农法种植咖啡、减少环境破坏,而且拥有雨林认证。

  茵赫特庄园名声之所以如此响亮,因为它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杯测竞赛成绩──超凡杯(CoE)参赛11年共获得16个奖项的殊荣,这样的纪录目前还无人可以超越。

  萨尔瓦多是中美洲国家中面积最小的国家,大概仅五分之三的台湾大小,虽然面积小却拥有25座大大小小的火山,火山可以带来大量火山灰和肥沃的土壤,但每天都得面对活火山的威胁,让当地居民又爱又怕。

  波魁特产区(Boquete)是巴拿马最古老也最有名的咖啡产区,位於巴鲁火山的东侧,海拔约1000~2000公尺的高原。波魁特产区生态环境保留完整且雨量丰沛,良好的种植环境使波魁特产区的咖啡具有独特香气,是巴拿马地区产量最多又品质最佳的产区。

  「艺伎」是咖啡品种名,据传是由非洲移植到巴拿马地区,因为树型较高大所以被作为防风林使用,直到後来才被发现这个不起眼的防风林,其果实竟然带有超乎想像的滋味,不仅带有茉莉花香、柑橘酸甜、杏桃甜香,更有清爽茶感,这样的独特风味让「艺伎」咖啡成为无法忽视的一颗新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