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咖啡馆不卖简餐和甜点,可是它为何此火爆
台湾的“滴咖啡”从体验切入,开展单品经营、借助位置之便,打造了一家别具特色的人气店。
以单品打开市场
这间店最特别的地方是菜单上只卖咖啡,不像其他咖啡厅多多少少都会兼卖些轻食、甜点,甚至是简餐。
但也就是因为这里强调只有咖啡,所以可以看到店内陈列了各种咖啡原豆,并详细记载了他们的生产履历,客人可以坐在吧台区听好客的老板聊咖啡,店内也配合节日如万圣节、农历新年等,举办应景的活动,再加上地点位于台大校园附近,因此吸引了许多学生以及年轻人来这里纯粹品味咖啡,享受一个悠闲的下午。
以单品形成差异化
滴咖啡主打单品咖啡,看似小众市场,但这也突破了它与其他咖啡店的差异,成为吸引热爱咖啡人士的特点。此外,滴咖啡在地点、服务以及环境等方面也都具有提升集客力的优势。
滴咖啡把咖啡卖的很专业,单品咖啡都用虹吸式塞风壶萃取,店内也现场烘焙咖啡豆,贩卖的生豆种类繁多,都附有原产地保证书。建立自己品牌的特色,就能持续吸引真正想喝好咖啡的特定客群,这种专一的独特性,就是创造出专属集客力的秘诀之一。
好地点做好店
开店地点最重要,有了黄金地段,就先成功了一半,由于滴咖啡位于台湾大学附近,因此,来店里的主要客群除了上班族之外也兼具了学生群体。现在滴咖啡已有三家分店,地点同样都具有优势,像是在台大新体育馆二楼、自来水园区内以及淡江大学等,都有学生客群或是游客聚集,更加印证了好地点能为集客力加分不少。
门面设计很重要
滴咖啡在门面设计上也很用心,一整片的大落地玻璃,可以大量增加自然光线进入屋内,另外也有扩展室内空间的效果。
顾客可以透过大玻璃窗清楚看到街道上的人与景物,店内的墙壁也嵌入了镜面,就算你是背对大门玻璃而坐,同样可以透过反射看到街道的景况,感觉上就像是间坐落在街道中的咖啡馆。
店内消费环境也是加分项
除了玻璃设计,店内环境的另一项特色就是木制摆设,营造出温馨的感觉,对于店内享用咖啡的客人来说,环境的舒适度也是影响再来消费与否的关键。
相关阅读:
第一想:梦想=梦里想?
第二想:房租就是硬道理
据说大学路沿街的铺子租金是12块,12块每平方每天。也就是100平米的地方,每月付房租就要4万左右,再加上物业,人工,水电煤(这个电是商业用电,比家用的贵),运营成本每月怎么着都要10万左右。咖啡馆不比餐馆,一般客单价基本不会超过100块,翻台率还特低……
第三想:好名字是好开始
第四想:你究竟有几个好股东
我们是十三个执行股东,十一男两女……关于起名字这事儿,就彻底炸了锅。各种牛鬼蛇神的名字,奇葩朵朵开,过程还是相当欢乐的,反正最后不是房东疯了,就是男同学们疯了,要么就是我疯了。股东多股东少,各有利弊,哪一款适合你呢?
第五想:五月盛放和孤独星球
第六想:那些证
所谓资质就是要拜过各路神仙请来各种证儿。工商的营业执照,国税地税的税务登记证,卫生监督所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等。每个证儿,都有一个故事。左手审证儿,右手办证儿,才明白这世道,谁谁都不容易。
第七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听朋友说,他在开业前,和他的两个合伙人曾经分头去别家咖啡馆打工,每家一个月。我们明显做不到如此勤勉,只能靠口头上跟人家取经。可以预料,总有些雷,明知它在那儿,你还是会踩,总有些坑,等着你去跳,然后爬出来了告诉别人,请绕道。
第八想:城管一出,谁与争锋
第九想:先天不足,股东来补
众筹众包仿佛一天内就遍地开花到落了俗套。可存在即合理。我们十一男两女,没一个是正经做过餐饮的,于是我们拉了个负责餐饮的股东入伙。设计师以平米为单位收费,偏生我们那地方傻大傻大的,于是,我们盼望着天上掉下个设计师股东,踩着免费的七彩祥云来救我们。
第十想:说点儿俗的
十一想:会所的设置,食堂的气质
结构设计师据说是个老外,上上下下,四通八达,很有空间感。几个颇像公司前台的吧台,墙上的小黑板报,玻璃珠的门帘儿,造型诡异的椅子,硬生生营造出了公司食堂的和谐气氛来。开股东会的时候,忍不住拍案而起,“给姐把这些椅子都换了!”当然,前提是财务得批准。另外,产品经理也会说,椅子再丑也是椅子,室内不能用,可以先搁室外。
十二想:天下没有不苦逼的老板
朋友召集今晚聚会,可我这个平时混长宁的,晚上要去小杨浦的店里开会,而平时混小杨浦的何导,晚上要去静安他的店里照料。大多数刚起步的店,总得有人为了各类细碎的杂事日夜操劳,不是我,就是TA。你以为去咖啡馆,消费的是情调,其实你错了,你消费的是别人的苦逼。
十三想:多好的建议,都得可行
十四想:让我听到你的需要
这个咖啡馆系列,第一想就引出了同样有咖啡馆情结的小牛;第九想引出了家具供应商顺妈和在老挝做咖啡豆社会企业的志伟团队;十四想引出了咖啡馆设计师周盟。真的很感谢大家!我还有个愿望,寻觅一位插画师,收集108想和108张插画……然后……呼唤神龙……
十五想: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
前东家楼下的星巴克小妹,总会问候,“今天又加班啊,别太辛苦哦。”虽然知道是严格培训下的模式化产物,但还是觉得比起办公室里那个谁谁谁的黑脸,要清新得多。来咖啡店的客人,多半不知道幕后的老板是谁,于是咖啡小妹就成了这家店的门面。
十六想:谁来买我的咖啡
“一步差三市”,零售选址从来都是一门学问。可我们却是被“址”给选了。好处是,不需要我们满大街的掐着秒表测人流,也不需要研究城市规划图纸,搞明白现在和未来的交通走势,更不用跟房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斗智斗勇。可坏处是,山不来找我,我只能去找山。
十七想:iPhone和拉花
花总的装腔指南最早出的时候还觉得挺有趣的。后来就有些审美疲劳了,总觉得潮得有些过了。比如说那篇“咖啡装腔指南”,戴400度近视镜片的女Ber最爱这样的调调。她们点的总是卡布基诺、拿铁或花式摩卡,对拉花的兴趣远大于咖啡本身,然后掏出一只贴满印花的iPhone,拍下几张带滤镜效果的艺术照传到Instagram上。来咖啡馆的客人,其实并没有太多是资深咖啡客。
十八想:一度电,一滴水,当思来之不易
今天开股东会,再次梳理预算,发现以我们的面积,再加最高十几米的挑空,空调一开就是无底洞。曾经有人支招,说空调温度的“中庸之道”是个学问,要让盛夏天里走进来的客人一下子觉得凉爽,但坐久了也不会舒坦到在店里赖着不走的地步。但不管怎样,店开着,生意要做,空调必须开,总不能让客人汗流浃背得过低碳生活。屋顶和墙面种苔藓绿植,可以物理降温,换中空玻璃,可以减少散热。还有位股东说可以考虑做个水帘,用程序控制出水量……节能减排,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一不小心,咱也主旋律了。
二十想:咖啡豆,南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