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斯塔咖啡豆文化发展,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94

  商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只要你肯花时间去接触,你的共情就能被激发。共情能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情境资源,帮助他们看清决策背后的隐藏危险;能将抽象数据现实化和直接化;还能为你提供检测“地图”准确度的实际经验。

  想让咖啡狂热者断掉每天喝咖啡的习惯简直是天方夜谭。咖啡涨价激怒了美国人。消费者不断在咖啡馆里抗议,并写信怒斥咖啡公司的主管们。政府和媒体指责拉美政府人为限制咖啡出口,企图摧毁美国市场。美国咖啡公司面临的咖啡供应问题演变成了一场公关危机。咖啡公司意识到必须大幅削减价格,不然就可能面临咖啡在美国失宠的现实。绝望之下,他们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引入罗布斯塔(Robusta)。

  麦斯威尔公司虽然保住了企业的短期利益,但是并未解决困扰咖啡产业的长期问题。人们对咖啡的需求会继续增加,而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供应仍然不足。第二年,盈利差额的压力迫使麦斯威尔公司的主管不得不再次考虑改变产品的混合成分。在麦斯威尔公司的初次试验中,消费者并未察觉到混合咖啡中添加了罗布斯塔。如果再稍稍提高这种成分的含量,顾客会发现吗?要想知道答案,只有一个办法。公司进行了第二次感官试验。谢天谢地,这次的试验结果仍然令人满意。少许增加罗布斯塔的含量后,试验者仍然没尝出咖啡的味道有什么差别。

  多年来麦斯威尔公司一直沿用这样的方案,但咖啡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公司盈利的压力也跟着增加。年复一年,麦斯威尔、福杰仕以及希尔斯兄弟在消费者无法察觉的前提下不断增加着咖啡中罗布斯塔的含量。这些咖啡制造商每年都会找消费者做实验,以保证“升级配方”符合大众的口味。事实上,他们确实做到了。短期看来,这种以事实为根据的做法确实保证了公司的利润,而且消费者也没有马上发现其中的变化。这些公司在推出产品前进行试验是正确的,保证了业绩和利润。但是这个试验数据背后却暗含着危机。

  1964年,咖啡销售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下滑趋势。起初,各大公司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测试结果显示,长期饮用咖啡的人对他们的产品很满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整个问题。喝咖啡的人群没有年轻化。所有健康的企业都需要吸引年轻的消费者以取代老一代消费者。但在咖啡产业中,这种更新换代却没有出现。混合咖啡中每年微增的罗布斯塔使得最近一代产品中这一成分的含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不是多年饮用咖啡,那么喝起这种高罗布斯塔含量的产品,你会觉得难以下咽。如果你之前从未喝过咖啡,那么一杯这样的咖啡喝起来会让你觉得苦不堪言,而且会影响你一天的心情。年轻人尤其不能理解他们的父母为什么会那么迷恋这种难喝的咖啡。随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对饮料市场的不断侵占,咖啡的销量日益下滑。咖啡业逐渐变成了一种低增长、低收益的产业。由于重点消费群体一直信赖他们的产品,咖啡公司的主管就推测年轻人只是被那些饮料公司的花俏包装和广告吸引了。鉴于此,大型的咖啡公司开始大举进军这些新兴市场,但是他们的努力并未奏效。

  在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咖啡公司依靠了很好的“地图”来做决策。营销人员密切关注着消费者的最新动向,但多方调查却显示人们越来越不愿花钱买咖啡。同时,多方试验也证明咖啡饮用者并不能将现有的混合咖啡和加了更多罗布斯塔的咖啡区分开来。这些测试忽略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将每次成分改变后的咖啡独立出来之后,它的味道都很糟。同时它也不能说明如果咖啡公司允许,消费者会更愿意多掏钱来买更好的咖啡。这进一步说明了地图并非版图。

  美国咖啡公司的经历突显了每个大型企业在处理简化信息时所面临的挑战。整个咖啡产业都将未来压在了一项消费者测试得出的抽象数据上。由于测试结果令人满意,所以在优质混合咖啡中添加罗布斯塔成分的方法就让人无法质疑。企业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现有的咖啡狂热者身上,不知不觉将自己引入了绝境。那些参与其中的每个企业负责人都很清楚他们的产品的味道糟透了,但是由于试验结果显示出大众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所以他们就变得肆无忌惮,咖啡的味道也变得越来越糟。由于缺少真正的共情,咖啡产业的主管们与顾客断了联系,掉入了“诱人地图”的陷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