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学 咖啡真耐人寻味
一杯咖啡开启一个美好的清晨。
真正热爱咖啡的人,会像嫌弃超市里的速冻饺子一样摒弃“速溶咖啡”,因为他们知道,一杯咖啡中沉溺的是时光,如果速成,那么少了多少孕育中的美好。
品味咖啡如同品味生活,重要的是感知的过程,而非急于奔向结果。所以会有人感叹,“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如今,咖啡经常会和电影、音乐、阅读、恋物等生活理念联系在一起,或许因为有思考的地方更适合咖啡的存在吧。当下越来越多的独立书店开辟出喝咖啡的空间,让逛累了的人坐下歇脚,或者在书籍的包围中喝上一杯咖啡,与书和咖啡相伴,再配合轻缓的音乐唱片,很快我们就会卸去疲惫,忘掉素日烦忧,拾回心灵的宁静。
拿铁(Latte)是在中国卖的最好的口味,而欧洲人更为偏爱意式浓缩(ESPRESSO)。一杯地道的拿铁咖啡,配制的比例是牛奶占70%、奶沫20%、咖啡10%。虽然咖啡的成分最少,但却决定了它叫咖啡。这里有条重要寓意:少数不一定服从多数,少数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成为主角。有人说,拿铁性格代表了一种时尚。不过拿铁性格更像道教里所说的那样讲求内心与外界的融合,非常符合中国的传统人格。
公司里的咖啡间也是一个同事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工作时间,每个人坐在隔断中嬉笑怒骂多是面对电脑。小憩片刻,同事们走进咖啡间端上一杯咖啡浅浅交谈,或交流业务经验,或分享昨晚看过的电影,再或笑骂一下城市恼人的交通……办公室的冰冷被同事间的一股暖流取代,就在这时,生活的画面才突然有了质感,这一天才跃然有了生机。
对许多人而言,喝咖啡是一种感觉,在咖啡馆里喝咖啡则是对生活的一种认同。一个人喜欢喝怎样的咖啡、上怎样的咖啡馆,即代表着此人对自我及自己生活方式的态度。正如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所说,“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模型,一种哲学理念。”
“我最爱在墨黑的咖啡中,点点滴入雪白鲜奶油,看它沉入不见,随即浮出,再缓缓绽放成丝丝朵朵的散花,最后混入咖啡消失。好像在漆黑夜间放烟火一样,绚丽奔放,五彩缤纷,之后又归于平淡沉寂。”这是咖啡带给她的情绪;“我觉得咖啡馆更适合等待,整个空间弥漫着柔和浓烈饱满的咖啡香,或许在雨停之前,或许在天晴之后,也许就在下一秒,你推门而入的一刹那。”这是咖啡馆带给她的情思。
摄影作家张耀在《打开咖啡馆的门》一书中赞同“咖啡馆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灵魂”,他还提到,“在西方泡咖啡馆是一种‘挥霍’,挥霍你的时间。要看穿光阴,忘记时间宝贵这个词句,才有资格做一个咖啡馆里的常客。”
在咖啡中体会沉静里蕴含的轻舞曼妙,在冬日的午后,将你的心包容温暖。(李雪婷)
相关链接
喝咖啡喝出好记性
美国《神经病学》杂志发表里奇博士的研究显示:每日喝3杯以上咖啡或茶,可帮助老年妇女保留记忆。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中心里奇博士等完成了这项新的研究。他们对波尔多、第戎和蒙彼利埃三个城市大约7000名平均74岁的老年男女询问,每日喝多少杯咖啡及茶。受试者参加了多项心智技能测试,包括一系列单词记忆测验,第2年和第4年重复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与每日喝1杯咖啡或茶的老年妇女比较,每日喝3杯以上咖啡或茶的老年妇女测试分数很少下降;最大的好处是表现在妇女的口头记忆上;咖啡似乎并不影响妇女患痴呆症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时间太短以至于不能显示这样的好处。
里奇博士等也注意到:咖啡对男人的多年心智技能测验分数没有好处。他们认为,咖啡帮助妇女记忆,可能是女性对咖啡因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