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区长辞职开咖啡馆 再不创业就晚了
1顾建伟正在3W咖啡馆组织沙龙。 谢飞君 摄
1 咖啡馆内景。 由顾建伟提供
本报记者 谢飞君
10月25日,是无锡3W咖啡馆正式开业的第6天。因为一位副区长辞职去开了这家咖啡店,一百个人心里有同一个疑问:为什么?
顾建伟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他人生的前40年,一路都可贴上成功者的标签:从无锡当地一所重点高中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本科毕业后回到无锡,从最基层的街道办事员干起,成为无锡当地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之一……所以,当他在无锡市北塘区副区长的岗位上选择辞职,许多人一度无法理解。
“在外人看来,我从那样一个职位上辞职,似乎本身就是一种舍弃,但其实公务员就是一个‘打工者’的身份。在40岁的当口,我发自内心地想创业,觉得开心和喜欢应该成为衡量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我心里,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舍弃,甚至称不上是一种选择。”在与无锡辞职副区长的深入对话中,他坦诚回答了人人都想问的“为什么”。
“不单纯”的咖啡馆
10月22日早上10时,在约定的时间去咖啡馆,顾建伟的上一项工作还没结束——面试咖啡馆的财务人员。
咖啡馆里,一部分设计人员还在对室内进行局部的微调布置,三三两两谈事情的客人分布在500平方米的空间内。
面试以闲聊的方式在进行,但顾建伟的白底竖条纹衬衫配上黑色西裤,加上乍一看不苟言笑的神情,威严感立现。
采访中,顾建伟的手机以三五分钟一次的间隔频率发出持续的振动,他不断地掐掉。当咖啡馆局部装修的声响影响到交谈,他让工作人员搬了一套桌椅到咖啡馆外的荷塘边。
这是身份的转换给他个人带来的变化——他改变了以往在独立办公室办公的习惯,把工作地点放在咖啡馆,并且不设固定区域。
“我还是我,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就变了一个人。很多熟悉的老同事、老朋友虽然觉得突然,却并不觉得意外。”他这样概括自己的工作变化。
名片上,顾建伟的身份是无锡创客空间孵化器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这是他今年7月辞职后成立的新公司。在此之前,他在政府部门工作了17年,辗转服务过无锡的崇安区、滨湖区、南长区、北塘区四个区,涉足招商、金融、工业、三产等多个领域。
“我是一名非典型的公务员,能够不断变换工作岗位,不断接触全新的工作,在这里的政府部门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几乎找不出第二个。”对新鲜事物的广泛兴趣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让他觉得能够帮助更多的创业者。
因为工作的原因,早在李克强总理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前,顾建伟就接触了“双创”。而今经历的身份切换,又为他更好地理解政府和创业者双方打下基础——
“双创看似是政府的倡导,但实际上是时代的趋势,政府是顺应这个潮流。”在顾建伟看来,政府感知到了这种变化,知道产业升级的迫切性,明白消费升级需要推动力。“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政府转变角色,当服务者,当环境的提供者,把主人地位交还给社会。”
“很多人认同我的想法。咨询、资源、资金都是创业者需要的服务。身边很多相关领域的朋友对我辞职创业有很高的认同,他们也愿意参与进来,为创业者提供免费或低价的专业服务。”
所以,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单纯地开一个咖啡馆,而是打造无锡创新创业的生态圈。他的合伙人包括知名的投资人、上市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创业企业家、知名媒体的栏目主编。他的团队也不简单,目前已经到位的成员有和他一样从体制内辞职的资深公务员,有央企无锡地区的老总,“还有一名电信公司的中层干部,被‘挖’来从事前台服务”。
这么多的“能”人集中到一家咖啡馆,就为了一个目标,要成为长三角地区最专业的创业与创新服务供应商,“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也为政府、园区和其他创客空间输出创客服务相关要素。我们希望把无锡的空间联合起来,共同为无锡的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无锡在同等城市中环境好、交通好、成本低。无锡的城市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它的产业纵深非常厚实。在新一轮转型发展当中无锡还是有着很多新的机遇。我们对无锡的创新创业的未来很有信心。”顾建伟说。
“大龄”创业者
顾建伟很快发现,在这一轮的创业热中,“70后”创业者已属大龄者。
“年纪大一点,难免会秉持自己固有的思维、略显陈旧的做法,在这方面,年轻人有天生的优势。他们很少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也很少担忧生计的问题,兴趣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这个咖啡馆里,我希望把企业家的经验和资源的优势和年轻人的创意、冲劲结合起来,我希望把我的优势和年轻人的优势结合起来。”
从年初递交辞职信后,顾建伟就开始接触他个人最喜欢的那部分事情了——和创业团队沟通聊天,聆听、了解他们的难处,然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有些年轻创业团队会不成熟,比如心态浮躁,能力、资源与设定的目标不匹配,没有开放的心态和规范的组织架构。”在他看来,创业团队最忌讳的一条,是陷入自我状态中,越来越感觉良好,不能自拔。
“一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从小我中走出来,认知世界,把握方向,探索路径。有时候,创业是需要不断调整的。”
又如项目“蜗跑”,更是直接换了发力方向。“蜗跑”最初是一家做慢跑鞋鞋垫的研发公司,这样一个产品,用传统的方式去打开市场、培养品牌,需要大量付出。在一番“问诊”之后,顾建伟建议将它定义为一个互联网产品,原因就在于参加慢跑、马拉松是一个大趋势,可以首先切入慢跑人群,他们的痛点、情感需要被关注。“通过建立社群,让未来使用者提前参与到与研发的互动中,诉求直接反馈给研发,建立感情纽带。这样可以通过切入潜在消费人群,带来产品切入路径上的优化。”
所有入驻咖啡馆的项目,顾建伟基本上都会一一聊过。他试图用自己“扁平化的脑神经网络”,去服务每一个专业团队。
他的诸多标签,吸引来了很多顾客。开业才短短数日,咖啡馆已渐入“谈笑有鸿儒”的佳境——
某著名招聘公司无锡分公司的总经理张汝勇这几天一直在咖啡馆内出现,他表示以后将带着员工长期在此办公。他的想法很简单,这里将诞生的初创项目、企业,必将需要形形色色的人才配套。
无锡当地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东在和顾建伟闲聊后觉得可以尝试开发一款新产品。他们商量着做一个辅助电容,使汽车电瓶用到最后一刻后还能给一次重新启动的机会,这个产品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而这样的小件可以通过维修厂后装市场为企业产品作开拓。
某O2O(即Online To Offline,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项目的老板许建军也是“70后”,此前用了7、8年的时间,用自己的钱一点点发展,不断优化一款“找活”APP,解决社会人群“碎片化”时间的使用问题。都说O2O项目死得快,但许建军以稳健著称,而今听闻现在一个好点子就有可能拿到风投,他还是愿意到“顾区长”的咖啡馆看看有没有更多可能性。
40岁,“再不创业就晚了”
到咖啡馆的人,一些人早已认识顾建伟,一些人则通过介绍和他认识。在交谈中,有人叫他“顾区”,有人唤他“顾总”,他都接受。
对于曾经的那个“无锡市最年轻处级干部”的标签,他谨慎地补充说需要加上“之一”两字。对于此前的晋升,他强调了“偶然性”:“我其实是一个喜欢做事但不怎么擅长揣摩他人心思的人,在体制内的一路成长有很大的偶然性。”
正因此,当很多人觉得他的人生在发生巨大转折时,他个人却并不这么认为。“公务员说到底就是一名打工者,哪怕有一定的职务,我并不认为它有什么特别,没什么不可放弃的。”
当然,这样的一个改变,对于他人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家里也曾有阻力,有争论。”这时候,顾建伟颇有“顾区长”的艺术。“争论中,父母曾将家里一张‘质量不怎么好’的玻璃餐桌拍碎了。后来新买了一张木头餐桌,他们都很喜欢,比我还爱惜。我就跟我母亲说,玻璃餐桌坏了,木头餐桌就来了。”让顾建伟感动的是,家人们起初并不愿意,但最后都选择了支持,“我母亲、我妻子,都是这样。”
究竟为什么就决意在40岁的当口辞职创业呢?“如果纯粹是想赚点钱,那创业和就业没什么区别,后者还更稳妥些。所以这里的问题是:衡量的时候,是把人生价值放进去,还是把赚钱放进去?我把创业当作人生的一段旅程。”
顾建伟这样表述创业的本质:创业者要考虑有没有解决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没有能力去做,以及为什么要创业。
对应到自身,他觉得人们往往会受到既有思想的束缚,若不用自己的感性认知去和社会、和自己对话,时间久了会产生距离,从而形成错误的判断。
“当人能够养活自己的时候,开心和喜欢应该成为我们衡量的唯一标准。寻找内心的东西,首先是自己开心,自己喜欢,若能被别人喜欢,那更好。”
关于40岁的节点,则是“觉得再不创业就晚了”。他望着半塘残荷,片刻的沉默之后,切换到另外一个语调:“在40岁的当口,一位很要好的大学同学,和一位很相熟的中学同学,分别因为骨癌和突发心脏病离开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提醒,其实每个人的归宿都是一样的,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追求,甚至可能就没有明天了。”
顾建伟坦言,对于他的辞职创业,网上有各种声音,有人说“是腐败分子”,有人说“开个咖啡馆把钱洗白了”。“我想这些都是新闻出来后的必然反应。副区长辞职了,为什么呢?只要找不到理由,就会始终被关注,被质疑。我不会去反驳,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自己的事更重要。”
记者手记
咖啡馆只是载体
在百度输入“顾建伟”三个字,百度百科依旧显示这位1975年6月出生的江苏无锡人“现任北塘区副区长、区政府党组成员”,但实际上,用他自己的话说,今年7月辞职的他已经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三度”传播——从最初的微信公众号,到当地媒体跟进,进而是国内主流媒体介入。
而今,顾建伟最主要的精力是和形形色色的创业团队聊天。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对社会的认知,他熟悉政策,比一般的创业者能作出更合理的判断,也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所以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根纽带,连接着无锡创新创业中的各种元素。
咖啡馆最近在推50张众筹卡。2万元一张的卡,已经卖掉大半,大多是当地的创业者,除了可以常年喝咖啡,还会有一年一次的私董会,一次在咖啡馆筹办大型活动的机会以及和诸多创业者聚会交流的机会。对企业家来说,参与到创业的群体,背后隐含着转型的压力,他们需要的是学习,而后才是投资。
顾建伟直言,咖啡馆只是一个载体,后续还将推出咖啡无限续杯服务,其本身的收益并不看重。
靠什么赚钱呢?瞄准服务性收入,具体而言,就是信息咨询、资源对接、投融资回报,包括投资占股、部分优先投入权……
有人说,面向创业者的服务体系,政府也在做。但顾建伟与他的团队,想要尝试的是用更高效的服务获得收费。有人说,这样的生意应该去大城市做。但顾建伟觉得生于斯长于斯,既然熟悉无锡的产业实际、定位,完全可以从本地化实体经济中找到机会。
在聊天中,能感受到一开始的刻板印象慢慢褪去——40岁的顾建伟,他辞职下海的本质,是用独特经历练就的“扁平化”思维,在这个名为咖啡馆的空间里,将各种创业可能性尽力发挥到最大化。
在他的咖啡馆,一切的可能性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