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咖啡特点,埃塞俄比亚咖啡文化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20

  煮咖啡要用陶壶和炭火炉的。漆黑色的陶壶圆肚细腰小口,象埃塞美女的身姿;壶颈和壶口刻着几何图案,木质的壶盖染着红绿的色彩,壶托是染成七彩的英吉拉草编制的。

  新壶使用前要“养”的。将壶清洗干净后,放入小半壶咖啡渣子,加水放在炭炉上烧开,沸腾的水带着咖啡渣子一齐就噗了出来,如此反复几次,壶就“养”好了。

  陶壶有大有小,可根据客人多少分别使用。

  “咖啡道”的“道场”要铺上一层叫“科特玛”的绿草,这种长长叶子的草,生命力极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旺盛地生长,割掉一茬很快又长出一茬。每到节假日,聚会日,商场、餐厅以及家里客厅都要铺上一层的“科特玛”草。翠绿的“科特玛”草发出清新的气息,表达了埃塞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你知道吗?咖啡的“根”就在埃塞俄比亚。据说,英语中咖啡(coffee)这个词也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咖法”(Kaffa)这个地名。传说公元900年左右,埃塞的咖法地区一位牧羊人在山间放牧时,发现羊群在争吃一种红色浆果,食后群羊欢蹦乱跳,反应异常,牧羊人以为他的羊吃了什么有害的食物而彻夜提心吊胆。谁知第二天群羊安然无恙。这一意外发现促使牧羊人采集这种野果煮汁解渴。他感到这种果汁醇香无比,饮用后精神异常兴奋。于是他开始栽种这种植物,由此发展起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咖啡的名字就是由咖法演变而来。之后,咖啡从埃塞俄比亚传向全世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