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H是什么?乌干达咖啡有什么品种?乌干达咖啡应该怎么烘焙?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53

乌干达位于尼罗河的源头,这是一个在非洲不靠海的内陆国,虽然与其他东非国家相同生产咖啡历史远久,但由于种族对立引起的战争使得咖啡品质始终无法提升。这里的好咖啡大多种植在与肯尼亚邻接的地区,一些好的咖啡豆被运往肯尼亚混充肯尼亚咖啡出售,直到15年前战争停止,乌干达这才跃升为咖啡快速发展的国家。

乌干达拥有着茂密青翠的森林,湖泊,湿地,而且河流水资源丰沛,咖啡在乌干达是最大宗的农作物,约有50万个咖啡农场从事咖啡相关农业占总人口的25%,咖啡树大多是生长强劲的罗布斯塔咖啡树种,这大约占乌干达咖啡种植的94%,仅有6%是传统的阿拉比卡树种,这些稀少的咖啡豆生长在热带雨林中,大多数都输出至世界各国。

乌干达咖啡分级与肯尼亚相同,以AA等级为最佳,这分级代表咖啡豆大小一致且均匀。

TT从AA与AB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

T从C级豆子里,用气流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

UG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PB圆豆Peaberry,以外型分类,与风味重量无关

乌干达可以说是非洲罗布斯塔之母,近年来也生产颇优的高海拔阿拉比卡种。

1860年在维多利亚湖周边发现了罗布斯塔种咖啡,直到今日,当地仍有野生罗种。

波旁(Bourbon)

早期(咖啡史前)铁皮卡移植到也门后的变种,豆形从瘦尖变成圆身。1715年,法国移植也门摩卡的圆身豆到非洲东岸的波旁岛(法国大革命后改称留尼汪岛Reunion)后才起名波旁。波旁圆身豆1727年辗转传到巴西和中南美洲、1732年英国移植也门摩卡到圣海伦娜岛(后来囚禁拿破仑的地方)也是波旁圆身豆。波旁是美洲精品咖啡杯测的常胜军。

波旁种,是铁皮卡(Typica)突变产生的次种,与铁皮卡同属现存最古老的咖啡品种,绿色果实成熟时会呈现鲜红色。

肯特(Kent)

这是一个印度品种,产量高,抗病力强,是铁皮卡与其他品种混合的杂交种。

SL14、SL28

乌干达的阿拉比卡咖啡具有典型的非洲特色,果汁感明显;而西部地区的咖啡豆相对较醇厚,经日晒法加工的被俗称为“日晒珠戈”,经水洗法加工的则称“水洗乌戈”。

但乌干达主要是以水洗为主,也会有微批量的日晒处理。

水洗处理法有很多种变化,共同点就是将采收后的咖啡樱桃,用果皮机将外果皮以及大部分果肉与咖啡豆分离,带内果皮的咖啡豆进入一个干净的水槽里,浸泡在水中进行发酵来去除剩余的果肉层。果肉果皮还可以用来做堆肥。

埃尔贡山位于乌干达与肯尼亚的东部边界,有着东非最古老的火山。咖啡农场两侧栖息,被森林覆盖遮蔽,并从陡峭的河流中获得重要的水分。在较低的海拔高度,收获季节是6月至12月;而在较高海拔的地区,收获季节则是7月次年2月。由于陡峭的地形,运输咖啡可能会很困难,所以在某些地方,用驴从农场来运输到工厂最佳的方式。

布基苏(Bugishu)

Bugishu的咖啡农叫做”Shambas”,他们会在咖啡树中,间种香蕉与树薯,当作食用作物,咖啡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现金收入,用来支付医疗、家用、教育开销…当地的小农在咖啡采收期会集中进行小规模的水洗处理,之后再集中到Mbale去销售,并进行后段的干燥处理、分级过程,在首都Kampala还有更大规模的一贯作业处理厂与出口商。

咖啡种植在山坡上,海拔约为1,500至2,300m,富含氮的土壤创造了一种非常适合咖啡的风土。日晒处理在这里最为常见。

西尼罗河

西尼罗河地区位于乌干达西北部,农场土地面积在1300到1600之间,榕树等土著树木被用作多代农场的遮荫。来自该地区的咖啡通常经过水洗处理并且因其柑橘风味而闻名。

西尼罗河产区会在收获咖啡果实后,先水洗咖啡樱桃以拣选出未成熟的樱桃浮豆,经过1小时左右的水洗去皮后在庭院作初步的干燥处理,然后再移动到高架床上进行2周的干燥。最后,咖啡经受36-48小时的干燥以达到适合的含水量才进行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区的后制处理厂还会使用火山石废水处理来清理和回收废水。

乌干达的咖啡生产量在世界排名第八,跟秘鲁不相上下,在非洲排名第二,仅次于埃塞俄比亚。每一年,乌干达通常可产出300万到400万袋60公斤重的咖啡,只占了全球产量的2-3%,远少于巴西(5500万袋)或越南(2500万袋)等生产大国。

乌干达咖啡产业成长的最大阻碍之一:乌干达人不喝咖啡。95%的乌干达咖啡是以未加工的绿咖啡豆出口,在国际市场所需的价格远低于已加工好、可直接研磨的咖啡豆。在没有国内市场的情况下,所有来自烘豆和成品行销的可能利润都落入欧洲人或美国人的口袋,而不是乌干达人。

以我们的【乌干达可西西】为例,由于这款咖啡的颗粒比较小,且密度较大,在烘焙过程中吸热量也比较大,梅纳反应的过程也比较快。在第一批次烘焙中,我们选择的下豆温度会比较高,在咖啡豆脱水变黄之前,一直不断施加火力,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能够持续到烘焙结束。

入豆温度200度,火力也相对调小,在烘焙过程中根据需要逐渐调大火力。在这一操作方法下,咖啡的脱水时间相对第一批次拉长,每三十秒时间升温速度在6-8度。

这支乌干达咖啡,在烘焙阶段,采用较小的起始火力170度和较慢的烘焙节奏来表达这支咖啡多层次的风味。

一爆后1'50",198.4度下锅。

干香是酒香,烤瓜子,湿香有甜橙汁感,啜吸为柑橘、莓果等水果风味,酸值清晰明亮,质地滑顺。香料,口感复杂。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刚果共和国

TOH分区域的竞赛和整个非洲的竞赛,在预赛先淘汰掉杯测分数低于80分以下的批次。TOH会挑选出各产区最高品质的生豆,由国内评审和国际评审基于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的标准进行杯测及评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