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型滤杯冲煮对比:Hario V60滤杯、kono滤杯 MD-21、榛木滤杯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29


手冲咖啡滤杯学问大!几款常见咖啡滤杯的流速数据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滤杯对于滤纸的贴合度。

这次找来的滤纸是可乐牌滤纸,基本上可以对应各家锥型滤杯的使用。我们把滤纸折好之后放进滤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水本身的重量来让滤纸和滤杯之间能够以最自然的方式贴合。

90周年的KONO名门,从照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滤杯上缘没有肋骨的地方,滤纸和滤杯是完全贴合,但滤杯下缘有肋骨的地方滤纸会被肋骨顶起来,几乎完全悬空。

最后是榛木滤杯的贴合情形。

舍弃掉凸起的肋骨设计,榛木滤杯采用了上窄下宽的凹槽设计,在没有凹槽的地方滤纸可以服贴在滤杯上。

就榛木滤杯的设计者Alan的说法,在滤纸贴合的地方因为空气无法流通,所以流速会比较慢,反之像V60这种用肋骨把滤纸架起来的设计,则是可以利用空气的流通来增加咖啡的流速。而KONO名门的设计则是在一个滤杯里有两种流速要操作,这也会反应在冲煮出来的口感上。

这样的说法在坊间有一些手冲书里也提到类似的论点,但老实说我自己的物理不好,现在手上的器材也不太能做比较精准的实验,所以对于这个说法会持比较保留的态度。但Alan提出这样的论点,是建立在自己用3D打印的方式打造出各式各样的滤器模型,反覆测试以后所得到的结论,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活动当天的手冲示范由Alan主持,基本上采用的是同一种冲煮手法,利用两个秤来记录总水量和滤杯水量。因为每个滤杯的流速不尽相同,所以各自的冲煮时间没有办法完全相同,冲煮者只能尽量用相同的给水方式来进行这项变因的操作。

Alan的手冲法是采用闷蒸完成后低水位注水的给水方式,和我自己的手冲方式很接近,都是在利用柔合水柱来给水,让热水稳定的穿过粉壁来进行萃取。水位不会拉太高,约略就是咖啡粉发起来之后膨胀的顶点,让注水的速度接近咖啡通过的速度。

这次的活动主要的目的,也是在找出滤杯构造上的差异对咖啡口感的影响。

接著是KONO和榛木滤杯。

V60的粉壁比较薄,也几乎都是由细粉所构成,KONO名门和榛木滤杯的粉壁则是维持在比较正常的状态。

接著让与会的大家来品尝三个滤杯所冲煮出来的口感差异,我简单的做了整理。

KONO名门:香气的走向比较沉,或者说比较像是把所有的香气都溶到水里的感觉,鼻子闻到的香气比较不明显,但尾韵是三个滤杯中最饱满的。

大家所做出来的结论,也和我自己的使用心得相符。

这次的活动只用一种冲煮手法来突显滤杯构造的差异,当然你也可以依据各种滤杯的特色来调整自己的手冲方式。因为冲煮者要做的,就只是摸透一种器材的特色,然后利用它来冲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