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退伍军人的咖啡梦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72

对于在深圳打拼了十多年的吴智彪而言,2010年上海世博会斯里兰卡国家馆活动日这天,绝对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当天,专程到中国上海世博园参加国家馆日活动的斯里兰卡总理贾亚拉特纳,在紧凑的行程安排之中特意抽空接见了一位特殊的宾客——来自深圳的吴智彪。这位笑容憨厚的中年人,是以斯里兰卡咖啡与茶叶主要采购商的身份受到接见的。回忆起自己苦苦坚持了十几年的咖啡梦,吴智彪感慨,“如同一杯咖啡,苦尽甘来”。

祖籍广西青州的吴智彪1966年出生于海南。从小,吴智彪家里就很穷。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广西边防当了两年兵,1985年退伍后回到海南,在农贸市场做市场管理员。由于工资太低,为了多点收入,能够养活家人,吴智彪决定辞职下海。

刚开始的那几年,吴智彪倒腾过粮油,投资过塑料厂,虽然赚到了不少,但很快又千金散尽。生意失败之后的他来到了珠海帮人开车,也就是在这里,埋下了他与咖啡红茶故事的种子。

在珠海开车的日子里,吴智彪遇到了一位马来西亚商人。这位生意人告诉吴智彪,“咖啡未来在中国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十几年前的马来西亚跟现在的中国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咖啡厅,但是现却遍布马来西亚的街头”。吴智彪记住了这番话,经过市场调查,他兴奋地发现咖啡在中国确实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

1999年,吴智彪拿出开车赚来的8000块钱,从广州进来咖啡卖到樟木头的酒吧,餐厅。他说:“那个时候很辛苦,一个星期跑两三趟广州,进货都是用手拖车。然后,一家一家的茶餐厅、西餐厅推销。”其间,为了深入了解咖啡和港式奶茶的行业状况,并不宽裕的他只身来到香港,每天花800块钱向香港师傅学习。学习让吴智彪了解到真正高品质的奶茶,都是用斯里兰卡的红茶泡制的。当时在香港,斯里兰卡红茶已经有了100多年的消费史。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0年,上海举办了国际红茶咖啡展,其中便有斯里兰卡的商业代表。吴智彪赶到上海与斯里兰卡代表进行商谈,虽然双方谈得异常艰难。所幸的是,吴智彪终于取得了与斯里兰卡的合作,从此也与斯里兰卡的咖啡和红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实上,吴智彪的事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光是工厂,他就搬迁了三次。每每谈起这些,吴智彪都笑称自己那是“好事多磨”。

2003年,吴智彪靠用手拖车卖咖啡积累下来的资金,在龙岗开办了第一家咖啡加工厂。工厂刚建好,就遇上了“非典”。期间所有的餐厅、酒吧都顾客寥寥,这直接导致商户的进货量锐减,生产出的咖啡也在仓库中无人问津。

更严峻的是,“非典”刚过去,他刚刚装修好的厂房就因市政工程征地需要拆迁。当吴智彪准备按相关规定领取拆迁补偿时,却发现由于自己没经验,租用的厂房证照不全,无法获得政府的赔偿。无奈之下,他只好匆匆弃厂重建。

厂房搬迁没多久,国内对食品行业开始实施“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而吴智彪时间紧迫之下选址的第二间工厂厂房却因为与马路距离过近,以及厂房老旧等方面不符合标准。这让他又再次面临舍弃装修投资,再度搬迁,或干脆“关厂转行”的抉择。

几经折腾,吴智彪当时手上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但这位曾经的军人还是决定坚持。在认真考察了环境、手续等一系列问题后,吴智彪最终将工厂搬迁到了现在的龙岗坪山。新厂房装修之后,吴智彪已经穷得连员工工资都无法支付了。情急之下,吴智彪出让公司股权引入了一位投资股东。正当他以为一切磨难即将过去,准备大展拳脚时,又碰上了2008年金融风暴的来袭,其它方面的亏损让那位股东一夜之间撤走了所有资金。

吴智彪说,自己当时就像突然被抽干了一样,不知所措。在最困难的时刻,龙岗区政府了解到了吴智彪企业的具体情况,由政府出面给企业贴息贴保贷到了一笔“救命钱”,并且为企业提供了多个免费到国内外参展推销的机会。至此,吴智彪一直苦苦支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曙光。

高速增长的采购贸易额度,让吴智彪和他的企业受到了斯里兰卡政府部门的重视。于是便出现了在上海世博会上,吴智彪受到斯里兰卡总理接见的一幕。晚餐会上,斯里兰卡总理贾亚拉特纳将自己的名片留给吴智彪。吴智彪说,接过总理名片的那一瞬间,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深圳企业家的自豪感让人心绪沸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