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创业:把咖啡煮出中国味道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4

卖咖啡,在创业领域,钱昌云他们的点子并不算有创意;2万元,钱昌云他们的启动资金也微不足道,但他们却“要做云南人自己的咖啡,把云南的咖啡做到世界各地”。野心,或许是钱昌云他们在创业大军中最硬的资本。

“过有钱人的生活”是大多数人创业的初衷。而钱昌云创业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不仅是身体的,而且是内心的强大。

先是赋闲在家两个多月。身在农村的家人无法理解他“丢掉铁饭碗成为无业游民”的举动,母亲甚至在经济上完全和他断了联系。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钱昌云的童年更多的是被欺负的经历。从小,他的气管就不太好,身体羸弱。上二、三年级时,一个夏天的午后,他和妹妹拿着老式罐头瓶,来到村外的小河边捞鱼。河中最多的是那种成人小拇指长的小黑鱼,突然他们捞到一条尾巴是红色的小鱼,在阳光下,小红鱼晶莹剔透,兄妹俩围着这条罕见的小鱼欢喜异常。这时,村中的几个顽皮孩子簇拥着一个“头”走近他们,这个孩子王从他的手中夺过小红鱼,极力反抗中他被对方死死摁在地上,流着眼泪的妹妹用小手无力地撕扯对方……

“必须做一个强大的男人!”“身体的强大已没有希望,那唯有内心。”这种志向从小就在他内心深埋,而当老师显然实现不了。

钱昌云初次试水创业,做小食品的代理。但得不到家里支持。之后,他带着初次创业失败后剩余的几千元,来到了昆明。

尴尬:去银行取仅有的20元缴罚款

到昆明后,钱昌云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身上的钱用光了,他只得到朋友那里“蹭住”。朋友睡上床,他就睡下床;每天吃米线,朋友给他买来一瓶“老干妈”肉酱,每次往米线里挑一筷子;心里实在难过时,他就一个人沿着马路来回走……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三个月。

“最穷的时候,我身上只有两三块钞。”钱昌云记得,一天晚上,他接到了昆明一家公司面试销售员的喜讯。第二天,去面试时,他用30元买来的二手自行车顺道载朋友出行,在东风广场附近被一名交警拦下了,交警扣下了他的车,要求他交10元罚金。他身上只凑出了两三元钱,眼看面试时间要到了,只好跑到附近的工商银行取钱交罚款,而自己的存折上只剩20元。

“真是太丢人了,我跑到柜台取钱时,头都不敢抬,连柜台工作人员的脸都不敢看。”钱昌云说。这个让他觉得丢人的小插曲,却也更坚定了他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在这家公司没干多久,钱昌云又辞职了,到海南出版社做编辑。当生活再次稳定时,他开始从长设计自己的创业蓝图,花了一年多时间考察,他决定再次创业。

去年,钱昌云和一名大学同学、一名朋友一拍即合,决定做咖啡生意,3人凑足2万元钱,买来电脑、传真机等简单的办公用品,正式开始创业。

结缘咖啡,并非偶然。上世纪90年代,钱昌云的老家普洱市开始有人零零散散地种植咖啡,上初中时,在自家的田地里,他第一次触摸到成熟的咖啡豆。“咖啡树很漂亮,成熟的咖啡豆圆圆的,包裹着浓重的深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闪闪发亮。”这些闪闪发亮的小颗粒,在钱昌云的记忆里,像金子般从未褪色。

“第一次喝咖啡,我还在读中学。”钱昌云记得,那是初秋,即将收获咖啡豆的季节。看着地里的咖啡豆越来越红,钱昌云一家对这些小豆子充满了好奇。这个东西怎么喝?到底是什么味道?父亲决定解开大家的疑惑,自己动手煮一次咖啡。父亲从地里采来咖啡豆,整个下午都在家里忙着给咖啡豆去壳,然后用家里的碾米机把咖啡豆碾碎,因为碾米机不能把咖啡豆完全碾成粉,三瓣两块的咖啡颗粒掺杂在咖啡粉里,更像用来烙饼的粗糙“面粉”,而不像可以喝下去的饮品。然后,父亲又挨家挨户地通知了他的叔叔、堂哥等亲戚。大家过年似地聚到了一起,讨论着这可能是一种多么可口的饮料。父亲把咖啡粉一股脑地倒进了家里炒菜的铁锅,开始不停地搅拌,咖啡的香味顿时充满了整间屋子。钱昌云捧着一只饭碗,期待地注视锅里的变化。父亲给每个人舀了满满一大碗咖啡,顾不得烫嘴,大家心急地开始小口品尝起来。“太苦了,没有一个人说好喝。”第一口咖啡下肚,每个人都皱起了眉,咖啡的苦味,完全打破了钱昌云对咖啡的美好想象。

此后,钱昌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喝咖啡的习惯,只在熬夜时偶尔喝一杯“雀巢”。“只是最近两三年,想做咖啡生意了,才开始有目的地喝咖啡。”

做富有“中国韵味”的咖啡

钱昌云仿佛看到了未来,办公室里、家里、咖啡店里,人们喝着的一杯杯咖啡,上面都有养谷咖啡的标志,那是一个咖啡世界的全新版图。



笔记咖啡网:www.gafei.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