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咖啡半水洗和印尼曼特宁湿刨法咖啡处理风味口感的区别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90

  半水洗法是一种比较新而且相当稀少的方法。此方法也只适合在某些国家的特定区域中,气候中有相当长的干燥期,才可以用来处理当地的咖啡。这种方法处理所产生的咖啡都是黏黏的,而且黏液也不随着在槽中发酵而除掉。因此,这种半潮湿处理法所产生的咖啡就含有潮湿处理法和干燥处理法两者的特色在其中。这样的咖啡中酸度,甜度,调味度,及香味都相当的不错;唯一缺陷的是这样的咖啡口味就没有以纯粹干燥法或水洗法所产生的咖啡那麽强烈。

  选豆:先将咖啡果实放入大水槽内,把沉入水槽的红色果子和半青半红的果子移入果肉筛出机,去除果肉,杂质。

  刨除果胶:取出咖啡豆,不需拿去晒,更不需要倒入水槽发酵,而是直接倒入旁边的果胶刮除机,只需少量的水便能以机械力刮除粘答答的果胶屑。

  暴晒:然後取出表面光滑的生豆,拿到户外暴晒,直到含水量降至12%就可入仓。

  湿刨法(Wet-Hulling)是印尼苏门答腊咖啡的传统处理法,即在生豆晒到一半、仍在含水率高达30%~50%的时候,就先进行种壳刨除,然後再继续放着晒干,以便解决干燥时间过长的困境。由于干燥时间缩短至两到四天,咖啡豆的发酵期缩短,酸度也跟着降低许多,相对的浓厚度却增加,焦糖与果香味明显,甚至带有药草或青草香气以及木质的气味,此为苏门答腊特有的地区性特殊芬芳。

  然而提早刨除种壳所带来的影响是,生豆干燥到一半没了最後两层保护罩(注:咖啡豆的四层护体:果皮、果胶、种壳、银皮),等于脱光了衣服晒太阳一样。湿刨法虽然解决了干燥时间的问题,但相对的生豆遭到霉菌、真菌、酵母菌的污染机率也大幅提升。但矛盾的却是,这些因素却反而成为打造曼特宁特别香气的关键因素。

  湿刨法带来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所谓「羊蹄豆」机率变高的问题。由于生豆在还很潮湿的半软阶段用刨壳机去种壳,脆弱的软湿生豆非常容易受到机械力压迫而裂开、断掉或刮伤豆表,而形成所谓的羊蹄豆、刮伤豆,致使生豆卖相变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