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闷蒸没有汉堡-为什么闷蒸没有膨胀?闷蒸应该怎么注水?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76

最近有粉丝问小编:小编小编,为什么我刚买的咖啡豆闷蒸都没有“汉堡”?

“闷蒸”、“汉堡”是什么?

【闷蒸】

【闷蒸】是制作手泡咖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闷蒸能够使咖啡粉充分浸润,激活咖啡活性,从而使得后面的咖啡萃取过程更加顺利。某些闷蒸效果明显、排气量大的闷蒸,就会使咖啡法膨胀鼓起,形如【汉堡】。一般对新手来说,闷蒸的效果是可以通过观察“汉堡”的形态来判断的。

如何正确地注水闷蒸?

“闷蒸的注水有没有什么手法啊诀窍啊,有什么讲究吗?

在小编的长期观察以及总结,很多小伙伴在闷蒸注水的时候,主要会存在一以下问题:

1、注水不均匀。

这种情况对于新手来说比较常见,在不熟悉手冲壶的时候也很容易发生:水柱忽细忽粗,绕圈不圆,注水不对称,造成的后果就是注水多的地方水漫出,穿透滤纸而出;水少的地方无法完全沾湿咖啡粉,闷蒸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后面注水萃取时,部分萃取过度,部分萃取不足,风味杂乱,容易出现涩味。

2、注水太温柔。

总体来看,这种情况应该是很少出现的,即使有也不太不明显,主要发生在使用细嘴壶的时候比较多:

①、因为紧张或者不适应,有些人在面对一些特别(贵)的豆子的时候,会很小心翼翼地注水,担心一不留神搞砸了一壶好豆子,殊不知,越是小心翼翼,越是认真谨慎,越容易出现问题。当你注水特别温柔的时候,或者听信所谓的“铺水”的说法,注水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力度让水穿透表面粉层,只是湿润了表面,让水只能依靠毛细现象和重力渗入深层,这时候闷蒸的水从表层渗入底层的时间就会延长,而且会有部分水从表面漫开,从边缘肋条流走,而减少了咖啡粉实际闷蒸所得的水量,闷蒸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②、粉太细或者太多。粉太细,颗粒之间就紧密,水渗透的速度就会很慢,很容易发生漫出的现象,粉太多,粉层就厚,如果穿透力度不够,水就会停留在表层,最后依然是水从边缘溜走的结果。

针对注水不均匀的问题,小编的建议就是—多练。练习落水——绕圈——收手的动作,保证全程水柱稳定,尽量垂直,在闷蒸水量范围内,整套从内至外,又从外之内,回归中心的动作要练到流畅稳定。如果手冲壶实在很难控制,就考虑换一个顺手的壶吧,毕竟豆子也不便宜啊。

另外还有一个闷蒸时很容易让人不爽的情况:冒粗泡。出现大气泡一般是什么原因?

①、注水太多太急,水就变成了一层薄膜,从上层包裹着下层的干粉,并慢慢浸湿下层,引起排气,当水的张力与气体上升的力度发生冲突,就容易形成大气泡了。

②、还是注水不均匀,当注水不均匀时,部分湿粉包裹这干粉,并慢慢渗透的时候,就会出现排气不畅顺,水因重力往下流而气体往上升,自然就会出现冲突。

那么,除去美观的因素,闷蒸时出现大气泡,对于整体的闷蒸效果有没有影响呢?

小编的看法是:有影响,但是并没有视觉效果那么夸张的影响。

针对注水力度的问题,小编的建议有两个:

①,增加注水的力度,可以从水柱大小与注水高度两方面着手,毕竟有些细嘴壶真的只适合细水流,水流一大就容易水柱倾斜,这时候就提高一下注水高度,让重力加速度为你提供足够的穿透力吧,当然,千万不要搞到水花四溅哦。

②,适当增加闷蒸的水量和时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穿透力不够,会使得实际闷蒸水量减少,速度减慢,那就增加一点水量,延长一下闷蒸的时间就好了。

回归我们的主题:为什么有些咖啡闷蒸的时候膨胀不明显,甚至没有“汉堡”呢?

影响闷蒸膨胀程度的因素:

1、咖啡豆的新鲜程度。

前面说到,闷蒸是为了排气,那么,越新鲜的咖啡豆内含的气体(二氧化碳为主)就越多,自然闷蒸时膨胀越“汉堡”。如果你在焖蒸时没有看到不断膨胀的“汉堡”,这就表明该咖啡烘焙后可能存放太久,导致咖啡豆内部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已经自然释出,当然也就是表明这咖啡豆已不新鲜了。

2、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在一定程度内,烘焙越深,咖啡豆的呼吸效果越明显,就会有越多的气体释放,反之亦然。对于一款烘焙较浅的豆子,焦糖化(或者碳化)程度不如深烘焙咖啡来得深,反应所产生的代谢物(释放出的气体)也就较少,于是呼吸作用较弱,所以闷蒸效果不明显亦或是没有“汉堡”效果也属正常。

3、咖啡粉研磨程度。

这个不难理解,如果研磨过粗,水接触咖啡粉的表面积就小,排气效果自然就弱,如果研磨度特别粗犷的话,无论如何是不会有“汉堡”出现的。

为何汉堡总是很快就塌陷了?

1、闷蒸过头;

2、闷蒸后注水力道过大;

3、豆子烘焙比较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