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袋子上的英文和数字是什么意思?
例如:
刚接触精品咖啡的朋友们,一定都有这样的困惑:
除去产国、产区名称外,
常见的咖啡分级方式
咖啡与许多世界上的其他物种一样,品种繁多,外型轮廓是大致上是一样的,但随著先天条件、生长环境、气候、处理方式,都会有些微的差异和特色。
在不同的产国,也会有各自习用的分级方式。这些分级标准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重点:
1.生豆外型的差异,例如:大小、形状、瑕疵比。
2.生豆成长的环境及其影响,例如:海拔高度、硬度。
3.经过烘焙以后,由杯测品质来判定。
1.瑕疵豆的比例
瑕疵豆的比例越少,豆子等级越高。挑除瑕疵豆是一件非常费工费时的事情。
如:埃塞俄比亚的生豆等级有G1——G5,必须要是G1、G2才是水洗精品等级,G3、G4则是日晒精品等级,一般商业用豆则是G4等级。(近年许多埃塞俄比亚日晒豆的优选等级也以G1、G2做标示。)
瑕疵豆
2.豆体的长宽(大小)
如:哥伦比亚、肯尼亚。
哥伦比亚以“豆大就是美”为宗旨,分级时以目为单位,18目以上(约0.7cm)为Supremo,以下为Excelso。
用来判定豆目大小的筛网
肯尼亚的分级则是以豆体大小为主,杯测品质与豆重为辅。
3.海拔高度与硬度
如:中南美洲除巴西和哥伦比亚以外的产国。
举例来说:
等级海拔高度标示
咖啡树生长的海拔越高,咖啡豆也会越硬;这是因为气温低、日照短、湿度高等因素,会让咖啡生长得较慢,生长出密度较高的果实,咖啡豆各方面的风味,例如酸度、甜味,都会较饱和。
简言之,海拔的高度对咖啡豆的品质有非常大的影响。
4.杯测品质
虽然是世界最大咖啡产国,但在中南美洲各咖啡产国中,巴西的生产海拔算是偏低的,而且地貌平坦,少遮荫树,缺乏微型气候,因此生产出来的咖啡豆偏软,口感较其他产区来说,较为平顺,因此巴西改用五个等级来评等:
我们在选择咖啡豆的时候,分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当然,咖啡生豆必须保存良好,才不枉费产区咖啡农们辛苦的种植、筛选,最后经过因人而异的烘焙和冲煮的变化,咖啡又有千百万种滋味的变化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