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冲咖啡的冲煮要素主要有水温、闷蒸、萃取三大要素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90

  手冲咖啡的冲煮要素主要有水温、闷蒸、萃取三大要素。

  水温:

  水温要适当,一开始建议用90℃的热水,温度偏低可以延缓咖啡释放的时间,但是延缓释放也意味着萃取变慢,对于泡在水里的咖啡,就会容易产生涩味。

  闷蒸:

  闷蒸的主要意义在让干枯的颗粒可以适当地展开,接着则用水柱让颗粒翻滚来做萃取,而且研磨出来的咖啡颗粒本来就大小不一,要是闷蒸有问题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萃取,而好的闷蒸需要包含几个条件:

  给水要均匀:

  给水要均匀是指滤纸内的咖啡颗粒都要均匀地吃到热水,但是如果仔细看,我们会发现最厚的粉层都是在中间地带。因此热水如果只是在表面,那么下层的颗粒将不会吃到足够的水分,而紧接着的补水,也会只是一直在冲刷表层咖啡颗粒而已,而当热水达到底层时,表层颗粒恐怕已经过度萃取了。开始闷蒸时,只要将热水集中在中心大约5角硬币大小即可。

  要放水不要冲水:

  手冲壶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作为设计概念,利用水压来让咖啡颗粒可以充分翻滚,但是要让咖啡颗粒在滤杯里翻滚,前提还是要让颗粒都能吃水均匀。手冲咖啡在萃取结束前,咖啡颗粒会一直浸泡在水中,其重量要一样,才能在水中均匀翻滚,要让颗粒可以重量相同,在闷蒸时就要避免“冲”到咖啡,而是将水一层一层地铺在粉层上。「放水」的方式是将水柱的距离拉短,距离越高水柱会因为重力而集中在某一些区域甚至几个咖啡颗粒上,如此一来咖啡颗粒就容易吃水不均。

  闷蒸的水量:

  闷蒸的水量还是以粉量:水=1:1为原则,过多水量在闷蒸时会让颗粒吸太多水,而造成咖啡释放过快,导致萃取过快,所以在1:1的原则之下,可以先练习把闷蒸水量放少,并将闷蒸的范围先固定在五角硬币大小,完成后只要等着膨胀的过程结束即可。

  闷蒸的时间:

  烘焙过后的咖啡,遇热水后会膨胀,膨胀的表现是因为遇热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让咖啡颗粒胀大,所以当膨胀停止时,就表示气体释放完成,同时也意味着闷蒸完成。

  膨胀未完成而开始注水:

  会让正在排气的颗粒收到水柱的压抑,而让接下来的热水无法进入咖啡颗粒里,所以在冲水时,水会停留在颗粒表面而无法做深层萃取,导致咖啡颗粒表面重复萃取过久而变得苦涩。

  闷蒸时间过长:

  等到膨胀完全禁止,就代表着咖啡颗粒空间活动停止,静止的空间对于接下来注入的热水,则无法马上反应,停滞的空间泡在水里无法吸水也无法释放,萃取率会下降很多,这样除了味道单薄外,也容易带苦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