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亚AA级咖啡冲泡技巧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77

  肯亚AA级咖啡光懂得高明的冲泡技巧,而不懂得如何去品尝咖啡,那么原本的美味也可能变得毫无味道可言。品尝咖啡有的是要用舌头的味觉去感受,而有的是享受那种在口里的芳醇,除此之外,还要看喝咖啡时身体的情况、周围的气氛等。总之,品尝咖啡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

  品尝美味咖啡,除了要注重适当的温度外,还要有适当的份量。喝咖啡不像喝酒或果汁,一满杯的咖啡,看了就失去喝的兴趣。普通都只到七、八分满为适量,份量适中的咖啡不仅会刺激味觉,喝完后也不会有“腻”的感觉,反而回味无穷。同时,适量的咖啡能适度的促使身体恢复疲劳,头脑为之清爽。

  咖啡的味道有浓淡之分,所以,不能像喝茶或可乐一样,连续喝三、四杯,而以正式的咖啡杯的份量刚好。普通喝咖啡以80-100cc为适量,有时候若想连续喝三、四杯,这时就要将咖啡的浓度冲淡,或加入大量的牛奶,不过仍然要考虑到生理上需求的程度,来加减咖啡的浓度,也就是不要造成腻或恶心的感觉,而在糖份的调配上也不妨多些变化,使咖啡更具美味。

  肯亚北邻阿拉比卡咖啡树的原产地衣索比亚,但迟至二十世纪初交,才开始从事咖啡栽培业,十九世纪传教士从叶门引进阿拉比卡树,但未大量栽种,直到一八九三年,又引进巴西古老的波旁咖啡种籽,才大规模栽培咖啡,也就是说,目前的肯亚咖啡带有巴西血统,由于水士、气候和处理方式回异,肯亚豆风味和巴西豆截然不同。

  巴西咖啡的栽种海拔低,质地较软,果酸味不明显。反观肯亚咖啡树主要集中在肯亚山附近的坡地,海拔约四千英尺至六千五百英尺,此高度适合咖啡豆发展风味,因为山区温度较低,成长较慢,咖啡豆的芳香成分得到充分发展,果酸味更为明显,质地也较硬。

  另外,肯亚早期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栽培、品管制度。肯亚独立后,咖啡业在既有基础上。大步跃进,成为肯亚创汇的产业。

  而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它适宜的生长条件是在热带较冷海拔900米~2000米的坡地,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4℃,较大的湿度,年降雨量不少于1500毫升,土地肥沃酸碱适宜,含火山灰的就很适合,还有适当的日照和遮阴条件,基于这些特性,多半是位于南北回归线拥有高山地形的国家,而这一代也就是所谓的世界咖啡地带,刚好肯尼亚就是位于其中之一,地形气候条件很适于优质的咖啡生长。

  那么追溯完产地就该是品种了。然而,我喝到的那款拥有浓郁熟果调性和红酒韵的肯尼亚AA,到底是肯尼亚的什么品种呢?又属于什么级别?

  得到的答案是,肯尼亚虽与咖啡古国埃塞俄比亚接壤,但迟至二十世纪初因英法势力介入,肯尼亚才大搞咖啡栽植业。有趣的是埃塞俄比亚是浑然天成的古优品种,无需借助品种筛选与基因工程,且不施用化学肥和农药。而肯尼亚恰恰相反,不仅咖啡品种全为选拔或混血改良品种,还独钟化学肥、农药与暴晒式的无机栽种法。竟然所产咖啡的味谱非但不粗俗,还非常的细腻,酸质明亮多变,甜感与厚实度上佳,干净度还胜得过一般列国。

  入水洗沟渠

  入净水池浸泡

  铺棚架准备晾晒

  经查阅后得知,此种处理方式原来是:肯尼亚的咖啡豆水洗槽有高低两层,其过程是:傍晚先将采收的咖啡果子剔除瑕疵品,去掉果皮后,然后将黏答答的带壳豆倒入上层发酵池,发酵整夜后(但也有采用不入池的干体发酵),早上水洗一次带壳豆,去掉大部分果胶,再入下层净水池二度发酵,然后每隔数小时要更新循环水,以免滋生霉菌;再导入水洗沟渠,去掉残余果胶。这还没完,冲洗干净的带壳豆还需再入净水池浸泡12小时以上,之后才晾晒脱水完工。这么耗工费水,难怪肯尼亚咖啡的味谱精致细腻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