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分类】原来咖啡是这样分类的 探索咖啡豆名字的秘密与分类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34
为了使品质好的咖啡豆与品质差的咖啡豆能够区分开来,我们不得不将咖啡进行分级。
咖啡分级通常会依据瑕疵率、豆目大小、海拔、生豆密度、处理标准等来进行,但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背景、贸易利益、气候与地形等各类因素不同,我们不能够以统一的标准,相同的瑕疵计算方法,或单纯以海拔来论英雄比高低,也不能够以某国某等级与另一国某等级去进行比较,这都是错误而不客观的直接比较。
在不同的产国,会有各自习惯使用的分级方式。但基本上来说,最常使用的分级标准如下:
因此,咖啡豆在处理到出口之前,各产国会根据一些重点来区分等级:
例如:埃塞俄比亚的生豆等级有G1——G5,必须要是G1、G2才是水洗等级,G3、G4则是日晒等级,一般商业用豆则是G4等级。(近年许多埃塞俄比亚日晒豆的优选等级也以G1、G2做标示。)
按瑕疵率分级
用来判定豆目大小的筛网
等级
海拔高度
标示
1
2
巴西虽然是世界最大咖啡产国之一,但在中南美洲各咖啡产国中,巴西的生产海拔算是偏低的,而且地貌平坦,少遮荫树,缺乏微型气候,因此生产出来的咖啡豆偏软,俗称软豆,口感较其他产区来说,较为平顺。因此巴西改用五个等级来评等:
总之,我们在选择咖啡豆的时候,分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当然,咖啡生豆必须保存良好,才不枉费产区咖啡农们辛苦的种植、筛选,最后经过因人而异的烘焙和冲煮的变化,咖啡才会有千百万种滋味的变化出现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