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原理:探讨咖啡萃取中的各类变因对咖啡风味的影响

作者:笔记咖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77


本来要直接进入实作模式了

这样或许会对各种不同的冲煮方式有一个概略的认知

也比较容易厘清不同风味的关系与成因——

C360_2012-07-29-15-24-59_s.jpg

在小教室4的时候有提到研磨粗细的关系

当然大家也一定会想到另一个变因:温度

但凡事都有一个极限

我们必须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DSCF0339_s.jpg

回到溶解率——

冲煮咖啡的过程就是

将咖啡中的芳香物质,油脂,咖啡因等等上千种化学物质溶到水中

而这一堆物质中

并非所有的都是令人愉悦的

而后面的味道

所以并不是"高溶解率"或"完全萃取"就是好事——

这是每个咖啡人都在努力的方向——

IMAG0789_s.jpg

跟以前在做化学实验一样

要去分析一个变因的作用

就必须将其他变因都先控制在固定值

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才会是有参考价值——

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趋势:

这部份暂时不将味觉的评定列入考量

假设我们要求的萃取率固定在20%

若将温度控制精准

而在这样相同的基准上

IMAG1802_s.jpg

你可能会说:相同的萃取率还要比什么风味?

但不代表溶解的各种成份重量比例为相等——

这样说不是告诉大家萃取率与TDS没有意义

微量差异的一个量化参考值

讲白话一点

就是当你使用一样的冲煮方式

只是调整了3度的水温——

在这样微量差异的条件下

去计算去量测出来的数值才会与风味有关联性

但也仅只是"哪一杯比较好喝"的差异

IMAG1840_s.jpg

回归到味觉的层面——

这些变因就只有与萃取率有关系吗?

当然不是!

咖啡其实是很纤细的

微幅的调整都有可能改变其风味

IMAG0672_s.jpg

这些是简单的二分法

每一种变因也有其优点与缺点

除了每个人的个人口味外

还要将豆子的特性及烘焙程度考虑进去

才能冲煮出一杯满意的咖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