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的咖啡烘焙机有什么类型?咖啡豆烘焙技术怎么掌握?
还是先声明,这是我的体会,并不客观,原因在于,甚少有人可以在同一架构、同一系统下,把烘豆机最核心的组件【烘焙桶】由半热风换成直火桶,然后进行比较,再发表心得的。
过了那个阶段,对半热风机再也没有憧憬,即使是世界顶尖名牌也是一样,毕竟自己不可能投入咖啡业内,不需要任何可以稳定量产的机器,是该投入研究另一种更复杂的烘豆型式的时候了,也就是直火烘焙。
有一张图虽是双层锅结构的半热风机手稿,用来探讨直火烘豆机我觉得也很合适
双层锅体的半热风机示意上图
单层锅体的半热风机
以上是推论,接下来就是实证了,下图是我的半热风和直火烘焙的示意图
左半热风、右直火
我的结论
直火因对豆子的加热温度高,所创造出来的香气比较浓烈,并且因为升降温反应迅速,熟练了之后(对我而言),烘起来的爽度高很多,这是我现阶段的体会。
了解咖啡烘焙机器的设计原理
以台湾制造的烘豆机为例,在烘焙过程中,能够控制的功能有瓦斯火力、排气阀门、锅炉转速;提供的温度观察数值则有炉内豆温、出风口温度这两项,并有观豆窗和取样棒来判断生豆外貌和气味。
不停旋转的锅炉是为让了生豆能够均匀受热,锅炉内良好的挡板设计,让搅动时更显活泼跳跃,避免点状烫伤。当转速缓慢时,生豆与锅炉接触的时间长;转动快速时,生豆被抛在热风中的时间长,这两者对风味会产生影响。但是,锅炉转速在德国、日本、美国的烘焙机器上,是无法调整的。
除了火力之外,瓦斯火排与锅炉之间的距离,称为火距,也是机器设计时的一大难题。日系品牌烘豆机常施作的改装,就是增加瓦斯喷嘴数目,但把火距拉远,其实考虑的也是均匀受热的问题。台湾制造的新款机器,则是把瓦斯喷嘴改为三排双开关的设计,视烘焙量多寡点火,增加操作的灵活度。
点火加热,热能会借由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型态,对咖啡豆产生加热效果。
除了全热风式机器是以对流热为主之外,我们常听到的还有半热风和直火式这两种机器。简单的来说,直火式烘豆机的烘焙室锅壁是有打孔的,能让辐射热直接作用到生豆上面,这样的机器,还可以加装远红外线套件,让辐射热达到最大效用。
半热风式机器则是利用传导热与对流热为主,当火力固定时,排气阀门的大小控制,就是影响对流热的主要因素。
实际操作咖啡烘焙机器的步骤
启动机器,点燃火源,待锅炉温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关火,将咖啡生豆投入。
此时室温状态的生豆会跟热烫的锅炉产生热交换,从仪表上可以观测到锅炉温度会下降,依照生豆数量的多寡,这个热交换的时间也会随之增加。直到生豆吸热完全后,锅炉温度开始上升,称之为“回温点”。
生豆投入前,关火与否,是每个人的烘焙习惯不同,但是这会影响到回温点的高低,需注意。
一开始的温度上升会较快,但随著豆色泛黄、水份减少,温度上升会逐渐趋缓而稳定。若是利用取样棒取出生豆,可以很明显的闻到味道的变化,从水分蒸发的青草涩味到类似烤面包或地瓜的香气,这时银皮也会逐渐剥离,可以适度的打开排气阀门,让银皮吹出。在第一次爆裂之前,温度上升趋缓,生豆从热风中大量的吸取热量,准备迎接爆裂。
从零星的爆裂声开始,逐渐密集,温度上升加快、烟气大量排出,这时需透过排气阀门让它适当排气。需注意到的是,过大的排气量会导致对流热过强,会出现不好的风味。
持续加热,第一次爆裂声响暂歇之后,咖啡豆酝酿著第二次爆裂,两者温度约会相差25℃。第二次爆裂时,烟雾加剧,咖啡豆逐渐转向深褐色,略微出现焦香气。
下豆前,启动冷却盘风扇与搅拌,使咖啡豆在最短时间内降温,以保持风味良好。
如何才能达到稳定的烘焙
如何达到稳定的烘焙,复制出最完美的那个味道,这是每个烘豆师最大的课题。
一、利用仪器检测生豆含水量,事前制订烘焙计划曲线,详实纪录烘焙过程的各项数据,做为参考改正的依据。
二、利用固定的回温点为基准,让升温曲线保持一致,避免无谓的火力调整与修正。
三、确实做好烘豆机器的保养与清洁,包含集尘桶,让烘焙条件保持一致。
四、慎选烘豆机摆放位置,让环境因素降至最低,甚至每批次的烘焙锅数都得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过少或过多。
烘焙咖啡豆是相当有趣且有挑战性的工作,追求完美的极致风味,是永远无法停止的目标。